京圈想要插手进来必定会非常困难,华纳虽然和三寒传媒合作,但也不会轻易的让多一个人来分薄利益。
这样下来就只有从三寒传媒和李寒手里进行利益分润。
或者利用他们的资源,让李寒先在国内强大起来,这样在面对国外市场的时候多一些底气和本钱。
同时京圈也会成为李寒背靠的一棵大树,通过李寒的渠道来跟国外进行合作,从而来吃下这波红利。
大致明白这些人的想法后,李寒只能说是花里胡哨。
就他个人而言的话,发展根本不需要背靠京圈的资源。
等他之前的那些布局全部展开后,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还有超出。
自己手上的作品也有很多,持续的推出都已经够自己吃好长时间了。
可能以后公司的其他人需要和这些人进行合作,但也不是非必要不可。
只能说京圈的人还是有些想当然了,他们的一些思路还是没有转换过来。
互联网时代马上就要来临,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思路肯定会跟不上步伐的。
君不见前世的京圈就是因为一些决策没有跟上,导致从最顶级的圈子慢慢没落下去了么。
想当初京圈可是人们挤破头都想进去的存在,有一段时间更是风头无两。
可是到后来,就是因为一些问题没有选择对,慢慢的就被沪圈和资本圈子给反超,步了港圈的后尘。
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确实也是不复往日荣光了。
李寒觉得毕竟自己还是在这个圈子里,也不能做的这么绝对。
三寒传媒发展起来也多少承了他们的情,人与人的交往还得有,不能那么特立独行。
以后互相之间的合作还是可以继续的,到时候置换一些利益,让他们在国外市场吃点甜头就行了。
自己也不能吃独食,大家算是一个利益集体,人家找到你了,还是得给别人分一杯羹才是。
不然到时候大家都觉得你吃相难看,对以后的发展也不太好。
李寒考虑了一下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永芬。
在这一块上陈永芬还是比较尊重李寒的意见的,毕竟整个公司就是为了他而创立,就算再怎么折腾都是他自己的事情。
再说陈永芬和李寒的想法其实差不多,有之前的情面可以初步合作一下,但深入插手进来就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