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老弟连陛下都敢调戏?报纸!

多出来的钱能干的事可就多了。

可以买最便宜的香水,二锅头,小吃。

唯独不会用来去学堂听课!

因为普通的百姓根本没有学习这个概念!

学习干什么,认识几个字能吃的更好吗?

目前周国的士人大多是通过乡绅举荐,大臣子嗣这种方式提拔上来的。

普通百姓做到士人的非常少。

教书先生倒是有,不过不能随便教。

周律规定,以法为教,禁私学,以吏为师。

禁止教书先生开办私学,只允许学习周国的法律,这是建国之初为防止百姓聚众传播叛乱思想制定的政策。

现如今过去了三十年,左轻衣放宽了政策。

可仍没多少教书先生愿意给普通百姓传授知识。

周国实行连坐制度,万一教过的学生触犯了律条,教书先生也要受罚!

长此以往下来,教书先生不愿意教,百姓也不愿意学。

周国能文识字者自然少的可怜。

陈洛要在周国大兴文事,单开办学堂还不够,他得让人愿意去学才行。

把百姓的兴趣培养起来!

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

“陛下,臣欲在阳州开办报社,使阳州百姓养成看报的习惯!”

陈洛说道。

百姓不识字不要紧,阳州总有人识字。

待那些识字者把报纸上的内容念下来,使他们产生阅读的习惯。

时间久了,百姓自然就有了识字的想法。

毕竟总不能一直麻烦别人不是?

左轻衣听到陈洛这样说,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弟准备在报纸上书写什么?”

“这个简单,先在版面上把陛下的画像印上去,使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丰功伟绩!”

陈洛想也不想就说道。

他这是被陛下坑怕了。

陛下在他庄园里生活了半年,他都不知道他这位老姐竟是当今陛下!

他庆幸幸好自己没有过多得罪陛下,要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把陛下的画像贴出去后,第二个版面可以把周国的变化发展印上去。

比如水稻,曲辕犁,铁矿

这些东西很多百姓都还不知道。

因为消息不流通,获取消息的手段太少。

有了报纸后,可以差人送到当地官府手上,向当地百姓出售。

定价五文钱一份,也不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