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子健则是已经拿着相声、脱口秀两张喜剧潜力股,有一些本钱的同时,却是没有坚持到最后,心气颇高的还希望涉及影视圈,跟沈常乐一样搞多线发展。
但是谁成想,这位仁兄废了不少力气,打破头冲进风头正劲的娱乐圈开始客串一些电视剧、电影以后。
随之而来的却是风向转变,影视娱乐业靠着流量明星,大把收割韭菜捞钱的风潮,流行了几年后,韭菜们逐渐的品出来味道,回归了理智。
韭菜们对于大制作,加流量明星的电影、电视剧财富密码不在买账,传统影视圈开始逐渐走进寒冬。
而与此同时依托于新兴网络势力、自媒体传播和制作出来的,更能t到年轻人思维、笑点的新综艺和新喜剧、网剧等等却是迅速生根发芽,占据了娱乐圈半壁江山。
而在这个大流中,脱口秀这个起源于国外的舶来品,甚至要比传统的喜剧还要更对路子。
比如东三省的黑土大叔和徳芸社相声,粉丝占比最高的还是北方地区,比如周利波的海派清口,甚至出了沪都就已经水土不服了。
而脱口秀却是自带物联网和都市、职场属性,甚至不需要相声、二人转以年为单位的学习,普通人掌握一定的语言架构,加一些自己生活的的吐槽,就可以说出来一场脱口秀,区别只在于好与不好罢了。
这样的优势下,脱口秀想不火都难,“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入雨后春笋袭来,口碑流量爆炸,曾经是找来一个冠名商都要弹冠相庆的脱口秀,那点钱以后都未必够一个顶尖脱口秀演员的出场或者代言费。
沈常乐可以理解王子健的思想,因为这是他站在未来的视角上看问题,处在行业黑暗中的穷则思变。
但是他也想通过几位《极限挑战》的大佬,给王子健再浇一盆冷水,让他能够更加清楚的看清“现实”,给这位将脱口秀带到全国观众视野中的开拓者,相声界的同行留下一个靠山,留下一条后路。
想多线开花???当然可以,但是光凭你自己可是悬,现在徳芸社急缺人才,难得的机会,送上门的靠山,要不要考虑一下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