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若:“赦孤?”
他解释道:“清明日,普济堂和育婴堂会收敛野外骸骨与夭折幼儿。”
她立即道:“好,再送点药去。”
“给十两银子就够了,不用多给。”谢玄英知道她对这些没数,专门嘱咐了句。
程丹若点点头,思忖道:“先前做了一些大蒜糖浆,药效没有胶丸好,但胜在保存久,又有甜味儿,给小儿老人用正好。再给他们送本册子。”
谢玄英:“什么册子?”
“我自己编的。”程丹若道,“随便写写。”
他伸手。
她有点不情愿,谁愿意把小学生作文给研究生看啊?
“我的书都给你了。”他催促。
程丹若慢吞吞地取出编好的小册子。
他看得很认真。
读完,问她:“这和《三字经》一样,最好给幼儿读,养成习惯,对不对?”
她点头,还是尴尬:“写得不太好。”
“没有这回事,写得很好,很有意义。”谢玄英又读了几遍,忖度道,“能不能再加一点日常用药?内容再多些,可刻印成书,赠予学堂。”
程丹若想想:“行是行,但会有人看吗?”
“免费赠书,定有人要。”他说,“即便是卖,只要价格便宜些,既有用药,又能教小儿识字,只要不是太贵,总有人买。书铺薄利多销也有赚头,应当可以。”
她马上答应:“那行,我这就写。”
在内安乐堂时,她不过随手在墙上涂鸦,没有仔细思量过,现在要成书,便调整次序,分为“个人卫生”“疾病治疗”“日常用药”三个篇章。
点上几盏灯,开拟草稿。
个人卫生最简单,无非是喝热水,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只在原文的基础上修改就好。
疾病治疗就比较长了,她一写就止不住,除了原先的,又加了几条:
人溺水,翻俯卧,排积水,复心肺。肤烫伤,冲凉水,红肿解,涂油膏。
若泄泻,常饮水,盐与糖,莫忘记。中暑气,乘阴凉,覆凉帕,喂盐水。
冬日寒,冻肢体,温水浸,勿雪擦。手足扭,先冷敷,淤血散,热帕温。
受外伤,血流多,不可动,及时止。近心处,两指宽,扎布带,一刻松。
日常用药则斟酌许久。
程丹若怕贸然用药,反倒弄巧成拙,故而只说了几种常见的草药:
木槿皮,研为末,与醋调,涂顽癣。酢浆草,煎三钱,利尿好,止咳喘。
没忘记再提醒一些禁忌:
乌头药,问大夫,泡药酒,易中毒。夹竹桃,色缤纷,根叶花,不能食。
谢玄英剪了两次蜡烛,她还没有写完。
“非今天写完不可?”他问。
她揉揉眼睛,想继续写,可光线太昏暗,眼前出现了黑影,吓得马上搁笔。
“说得对,明天再写。”她打个哈欠,忍着困意洗手,“几点了?”
“十一点一刻。”他铺好被子,“过来睡。”
程丹若上床,被窝很柔软,他也很暖和,一下就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书是《灯草和尚》,但不建议大家阅读,就是一本□□
唯一的亮点,我已经告诉大家了,作者肯定了人的,没有批判女性的爱欲,夫人虽然受到引诱,但丈夫死了以后,最后还配了一个新cp,结局不错。
说实话,古代人的思想差距还是蛮大的,有特别封建迂腐的道学家,但也有很多追求个性解放,乃至反叛精神的人,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明后期,思潮很多,资本主义萌芽,社会,从而催生种种乱象,世界的多样性特别明显。
ps:防杠,小谢的比喻没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夫妻俩讨论点小x书就别太严肃了哈
-
朝堂浅浅写一笔,权谋比较难写,以后再考虑怎么写官场吧__
先把《驱病经》圆上,这个被传播开来,肯定不是因为内安乐堂的墙
-
彩蛋时间,请问昨天小谢说的“多亏了你”,是哪里提到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