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宿麦的根须有一大团,而玻璃瓶开口极小。如果强塞进去的话,倒也能够做到,但是那样一定会碰断根须。
可是这瓶中的宿麦,根须却十分完整,看起来像是一直生长在这里的。
乌交又拿出来了一摞照片,说道:“这是宿麦生长过程中拍下来的。”
李水展示了一番,群臣无话可说了。
因为照片中详细的记录了宿麦从一开始的幼苗,长到如今这般大的全过程。
赵腾幽幽的说道:“如此说来,庄稼生长,完全靠的是肥力了?”
李水摇了摇头:“并不是。”
“相里竹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庄稼分成两批。一批在室外,一批在不见日光的室内。这两批庄稼,都没有用肥料。”
“在室内者,很快就枯死了。而在室外者,长势很好。”
“随后相里竹又称量了庄稼、泥土。最后发现,庄稼重了三斤,泥土轻了几两而已。”
朝臣们面面相觑:“那多出来的重量,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李水说道:“诸位别忘了,有些不见太阳的庄稼,已经死了。我们有理由推测,日光之中,富含能量。这些庄稼吸收了日光的能量,因此长大了。至于肥料,是辅助作用。”
众人恍然大悟。
淳于越捋着胡须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何为道?便是这阴阳二气了。阴阳二气,可以滋生天地万物。古圣先贤,诚不欺我啊。”
李水:“……”
特么的古圣先贤又知道了?
李水干咳了一声,向嬴政说道:“如此一来,诸位大人的担心,实在是大可不必了。”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而,王绾说道:“还有一件事,令臣忐忑不安。”
嬴政问道:“何事?”
王绾说道:“农田中用了化肥,产量增加了十二倍。这想必已经到极限了。”
李水幽幽的说道:“那可未必,若能找到良种,产量还能增加。”
王绾说:“然而,终究是有极限的吧?”
李水纳闷的问:“怎么?”
王绾又说:“即便粮食的产量可以增加。那江河中的水是有限的吧?大秦国土上的平地是有限的,树木是有限的。”
李水无语的说:“丞相到底想说什么?”
王绾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百姓们不用担心饿肚子。可以想见,他们会肆意繁育后代。”
嬴政皱了皱眉头:“人口滋生,那不是好事吗?”
在秦代,人口增长,确实是好事,简直是大大的好事。
人口多了,代表国力的增强,兵源充足,劳动力增加,社会繁荣。
有很长一段时间,人口的多寡,是盛世与否的一大标志。
因此嬴政有此一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绾说道:“在一两百年内,人口增加,自然是好事。然而我大秦要传之万代,人口的增加,就未必是好事了。”
“臣粗略的计算了一番。百姓从成年至四十五岁,平均可产十余子。”
“这十余子,在二十年内,又产十余子。”
“除去年迈者、早夭者、病死者。人口每十年可增长一倍。”
“不出百年,大秦人口将以亿计。而且一旦过亿,增长更快。或许三五十年,将以百亿计。”
“到那时候,取江河之水,不足为饮。罄天下之木,不足为薪。人满为患,摩肩接踵,恐怕无立锥之地。”
朝臣们都连连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
嬴政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王绾说道:“滋生人丁,如同骏马疾驰。已经跑到悬崖边上,再勒马就来不及了。应当早作决断,让它缓步慢行,徐徐前进。”
“因此,臣建议陛下,从现在开始,便下一道命令。每一对夫妻,至多生育四个子女。”
“如此一来,人口增长不至于过快。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还可以继续下诏令。命百姓至多生三胎、两胎,乃至于一胎。”
李水有点无语的看着王绾:这……这思想挺前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