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古代群穿生活 寒小期 1058 字 2024-01-13

一直到年三十的前两日,江家这边才总算办妥了所有事儿。

给亲朋好友送了年礼也收了年礼,帮忙给其他人家送信,像黄氏的娘家,就是三郎亲自去的,毕竟黄氏才进门第二年呢,按说年初二是要回门的,但她人都没回来,咋回门?还有就是……

周老爷亲自登门拜访了,询问他家大闺女咋不回家呢?

那不是连刘童生和尤桂花都跑了吗?三郎是由赵家派出的车夫送来的,他还跟赵桂枝不同,如果是赵桂枝的话,会瞅着时间不早了,直接在镇上歇一晚,正好镇上客栈洗漱也方便,收拾妥当了,第二天一早再去村里。

但三郎真没这个概念。

他只会觉得,都快到家了,还折腾那干嘛?

再说了,他以前就经常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急匆匆的从镇上往村里赶,有啥问题吗?于是,这一次他直接没在镇上停留,就这么让好几辆马车直接冲到了大坳子村里,把东西都卸在了江家院坝上后,留人家车夫吃了一顿好的,又住了一宿,第二天就把人送走了。

镇上啊?

那他在镇上又没亲戚,再说这次他二哥秋日里就去京城了,也没让他往镇学送东西,所以他去镇上干嘛?

如果是前两年的他,每次去镇上都可兴奋了,尤其是逢年过节的,那是知道第二天要去镇上买东西,前一天都能兴奋到睡不着觉。甚至不说去镇上了,去赶集都能激动半天。

可如今……

在见识过府城的热闹喧嚣之后,三郎已经没有了世俗的欲望。

就感觉在家里待着挺好的,听到隔壁虎脑嗷嗷哭的喊饿时,就可以起床了,比天明鸡鸣都准时,上午跟着他哥一起拜访下亲戚,或者瞅瞅家里有啥活儿要做,去大房家里蹭饭等等,中午带着胖虎脑摇头晃脑的念诗,美其名曰孩子是要从小培养的,晚上吃到好的,在天黑前就洗漱完毕回屋睡觉。

这不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