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她调出演示文稿,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祁潇毫不怯场,逻辑清晰,语速不紧不慢,随着她的讲述,房间里越来越静,很多人的眼睛也越来越亮。

康晓诚时不时地会打断问些问题,祁潇稍微思考过后,一一给出答复。

就这么半个多小时过去,祁潇讲完了最后一页,“还有什么问题吗?”

“非常优秀的算法。”康晓诚由衷夸道,同时心里不免叹气。这样的算法拿去投顶刊都绰绰有余,结果居然没能过方舟的初筛,方舟,或说整个圈子看学历认人的风气该改一改了。

他正在这不好意思呢,却听见旁边有人嘀咕道:“不过是个新算法,虽然可以大幅度的降本增效,也不算什么跳出框架的突破嘛。之前整出了那么大的阵仗,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革新呢。”

不是所有人都对祁潇之前的做法毫无芥蒂,说话的正是之前质疑祁潇学历的人。他素来看不惯这些恃才傲物的所谓天才,故而想要杀杀对方的锐气。

康晓诚不认同地看了他一眼,这话说的,所有公司研发新算法的目的不就是降本增效吗?

能做到这个已经很难得了,那所谓的了不得的革新,哪有那么容易。

他刚要开口打个圆场,却见那头祁潇说话了。

“关于这个,”祁潇不紧不慢道,“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琢磨一门新语言,还有基于这门新语言构架而成的人工神经网络。比起领域内现有的神经网络,应该勉强算是个‘革新’?”

“项目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也许完成之后的成果能让……”她看了一眼说话人脖子上挂着的id,“……这位高博士满意。”

祁潇当然不是这些年写出来的,她是从写完新算法才开始着手编写新语言的。虽然她只是将本来就会的知识降维展示出来,进度可以说是飞快,但也需要时间打磨,要能和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接轨,不能露出破绽,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涉及到的东西方方面面,更别提神经网络,再怎么天才的人也不可能几个月就搞出来,祁潇这么说也只是为了增加可信度罢了。

她说的轻巧,激起的反应却大。

“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