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里面红毛人又尝试发起突围。</p>
想要利用仅有的一艘大船撤出老弱妇孺,减少粮食和澹水的损耗。</p>
突围自然是失败的。</p>
仅有的大船也被俘获了。</p>
这次他们没有烧。</p>
上面的水手投降了。</p>
因为他们也看出来了,这次是没法胜利了。</p>
对方人太多,船太多,补给也太多了。</p>
一艘又一艘的粮船,还有船只从陆地上赶来。</p>
不过堡垒的人仍然没有死心。</p>
他们也选择了半夜,想要突击一把,想要靠夜袭将明军打崩溃。</p>
总之就是要展现出自己的厉害,这样的话,谈判时也有一个好的结果。</p>
只是闻人升早有打算,挖的是深深的壕沟,后面又用挖出来的土垒成高垒。</p>
这种围城战术,满清也会。</p>
所以一点都不超前。</p>
对方夜袭时,直接掉进了壕沟,被前面土堆上的守军,拿石头砸死砸伤不少。</p>
12,000人,轮流驻守就可以了。</p>
这就是人多的好处。</p>
可以靠人力去抵消对方的兵力优势。</p>
而且他们还使用了自己的大量火器,对来袭的红毛人进行攻击。</p>
结果红毛人非但没有突袭成功,又损失了几十个人。</p>
这让他们的防守成功率大大下降了。</p>
而逃走的那三艘盖仑大船,则试图闯进来送补给。</p>
然后又被快船围攻。</p>
他们及时发现不行,再次选择逃跑了,因为是满帆和匆忙,命中率太差,中间只是打坏了一艘快船。</p>
而且闻人升他们辎重船多,随船带的木板、铁钉充足。</p>
这些天损坏的快船也在迅速修补。</p>
这就是17世纪的好处,这个木船只要不是龙骨和重要之处损坏,其他地方坏了之后直接用木板补上就行了。</p>
带上几个木匠就行。</p>
这要换成铁甲军舰那是万万做不到的。</p>
随船的维修人员,只能用零件去修理一些小方面的问题。</p>
战斗之中受到的损伤,往往只能做一些紧急修理,回到造船厂彻底修理后才能再次战斗。</p>
大清最后买来的舰队,没有自我修理能力,就导致一次出击再也没有能力出击了。</p>
原因就在于这里,只能打一次。</p>
工业化是买不来的,它是一个整体体系。</p>
时间仅仅过去两个月。</p>
红毛人就提出了谈判要求。</p>
他们已经扛不住了。</p>
这次损失比他们历史上的损失要大得多。</p>
因此他们快速选择了妥协。</p>
毕竟他们本质还是商人,是公司体系下的殖民,贸易利润是最看重的。</p>
而不是面子和地盘。</p>
如果是一国一朝,面子和地盘可能更加重要。</p>
即便亏本了,也要亏本个几十年后,才可能放弃地盘。</p>
他们不会这样做。</p>
他们选择退让到东番岛,再次让出澎岛。</p>
并且赔偿了12万两白银。</p>
当然他们也拿到一个好处,那就是每年有800担生丝的贸易配额,贸易地点位于青石港。</p>
这是建福之地。</p>
这也是闻人升对王巡抚的建议,如果不稍加安抚,事情不会迅速平息。</p>
朝廷此时多事之秋,如果太墨迹,那皇上和阁老们都不会高兴的。</p>
于是王巡抚因为收复海外失地,而立下大功。</p>
用的还是朝廷自己的水师,这让文官武将们很高兴。</p>
一起上奏朝廷。</p>
奖励下来的很快。</p>
“建福巡抚王一自升任兵部侍郎,加治少尹……”</p>
侍郎就很重了。</p>
下一步,就是兵部尚书,到了尚书,就有可能在入阁,或者说派出地方,总督数省。</p>
当然闻人升很明白,这些都是虚假的。</p>
只有兵权才是真的。</p>
没有兵的总督巡抚,p都不算。</p>
被崇祯说下狱就下狱,而左良玉这样作恶多端,阵前逃跑,又有许多军功的军阀,崇祯这样喜怒无常的君主却也无可奈何。</p>
而闻人升也是一路上升,被保举为建福兵备道。</p>
这是他的实职,而官衔果然升到了按察司佥事,正五品。</p>
正常情况下,一个举人做到正五品就差不多到顶了。</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