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我大概才小学吧,其实已经不太记得请了,我爸妈工作很忙,于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一个人上下学了,别的孩子有家长等着学校门口,我总是放了学独自一人背着书包,穿过两条马路回到租住的小屋。
然后我一般给自己下点面,放两颗青菜,这样就算解决了晚餐问题。
晚上周围每家每户的灯亮起,而我独自拎着书包,在餐桌前摊开练习本开始做作业。
屋子里总是安静得一根针落下来都清晰可闻,隔壁的电视声和喧闹声会透着墙穿过来。
九十点的时候我开始犯困、打哈欠,有时运气好,我妈会先回来,那么我就可以舒心地洗个澡入眠了,但要是我爸妈两个人都还没回,那我便只好百无聊赖地呆呆地等着,等到眼皮子打架,却还是只能强撑着精神。
并非他们回来时特意要我留门,或者什么别的,事实上,他们多次让我不要等他们,做完作业就早点睡觉,可对我而言那就是一种天然的生理反应,我没法控制的。
他们不在家,我就是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即使睡也睡不踏实。
有时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试图入睡,却总会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惊醒,随后从床上弹起来,跑去窗边看看是什么动静。
后来我爸在工地上出了意外,人没了之后,这样的症状便越发加剧。
有段时间,我一天必须得给我妈打两个电话,确认她平安,她若是晚归,我就更加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每隔十分钟得给她发一条短信,问她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某种意义上,我其实也知道自己这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表现,甚至于有些病态。
我的大部分童年,都是在这样的孤独和等待中度过。
如今长大了,我自认已不像小时候那么患得患失,但独自一人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地东想西想,本能地坐立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