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许部长愁的不行

从内部剔除腐肉,让企业从里到外,有个新的面貌。

但是。

这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问题。

一款产品,能不能打,还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比如,徐厂长所在的赤城塑料公司,在接到武长风的委托加工任务之后。

虽然能生产出合格电动牙刷外壳。

但是这根本不是什么高端技术,只要工人认真负责就行。

这也是6s管理制度初步显现的之处。

作为一个地方直属的厂子,单单就生产这玩意,完全没有发挥作为一个工厂的优势。

也就是说,还是养不起众多的工人。

那怎么办?

经过赤城研究决定:干就干大的!

现在国内对高端塑料需求量非常大,只不过还没有那个企业去投资搞高端的塑料加工。

无他,这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且,还得通过国家层面来与国外洽谈。

在这种趋势下,赤城领导请示了蒙省大领导。

大领导和专家琢磨了两天,一拍板:干了!

资金赤城出一部分,蒙省出一部分。

这当然不够。

于是,大领导动用关系,联系上了长江石化。

起初,长江石化对这个项目不怎么感兴趣。

最大的问题是,长江石化是国企,任何资金流动都要报备上面。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领导都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往自己身上揽活,无功也无过是最好的。

蒙省大领导一看长江石化这个态度,深深的不解。

怎么?

一起干个大事,你们竟然不情愿?

这是什么态度!

虽然大领导管不了长江石化,但他的人脉深厚啊!

直接进了京城。

找了幕后大佬,一顿介绍。

大佬一天给了答复:可。

短短一个字,大领导如释重负。

这下可把长江石化绑上了战车。

长江石化在接到上头的命令后,依旧很消极。

表示:我出钱可以,但工厂场地我们不管,只占股份,其余的事情你们蒙省自己看着办。

大领导对此表示无所谓。

你们长江石化不争不抢还真符合自己的心意。

直接把新的石化工厂定在了赤城。

同时将赤城的塑料厂改建为塑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