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既然蒙陛下征辟,到咸阳做官。那么食君之禄,就一定要尽心竭力以报陛下!”
“你不言,我不言,何时才能致君尧舜?”
那名博士呐呐不言,一旁的孔鲋却长笑一声问道:“敢问颜子,何为仁?”
颜无咎斜视了孔鲋一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者,约束自己也,复礼者,承天之道以治人情也。”
这是当年孔子对颜渊所说的原话,颜氏之儒这些年一直鼓吹的就是这一句克己复礼。
孔鲋等他说完,再次笑着说道:“颜子为何不将之后两句也说出来?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是在自己本心中,要从自己身上去找的,不是从别人身上去找。换言之,仁,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用来约束别人的!”
“况且颜子所述,乃是士之仁,既非臣之仁,亦非君主之仁!”
颜无咎微微皱眉,但还是挺直身体拱手问道:“既如此,愿闻其详。”
他是不会像孔鲋称呼自己一样,称呼对方为‘孔子’的……
孔鲋见到大殿中的一大群‘背景板’们都向自己看了过来,于是在心中得意一笑。
学会文武艺,售与帝王家。
既然没有机会面见皇帝,兜售自己胸中所学,那么就在朝臣中形成舆论,间接的将自己的观点传到君主耳中。
于是孔鲋清清嗓子,正了正衣冠,思索着说道:“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子张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围过来的一众博士们纷纷点头,孔鲋说的是当年子张向孔子询问何为仁的典故。
楚国的子文多次当上令尹(丞相),又多次被罢免,但却不喜不怒,反而每次都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新任尹令。
孔子回答说:这最多算得上忠,而算不得仁。
后来子张还举了陈文子的故事,齐国崔抒弑君之后,陈文子不愿意同流合污,从齐国出走。
孔子的回答是‘清’,也就是洁身自好,清白做人,但也称不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