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巧言 (4k章)

扶苏看到酒工的脚步开始发虚,于是招招手,让躲在远处的另外几名酒工上场替补。

没办法,这里是公元前的大秦,虽然有了各种利用谷物,水果酿造酒水的技巧。

但基本上全是发酵酒,酒水中乙醇,也就是酒精的含量,充其量不过5%左右。

嗯,大约就是后世精酿啤酒的水准。

而那些用粮食发酵,并且窖藏了很久的陈年老酒,酒精含量也只在10%到20%之间。

所以才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说法,你给他换上后世的‘闷倒驴’试试。

嗯,分分钟试试就逝世……

而当年武二郎大战中华金渐层的时候,如果按每碗盛三两10度的酒计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50度的白酒一斤多点。

所以在发酵酒的基础上,想要得到52度的酱香酒,需要耗费的粮食,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也因此,当年商鞅提议,对酒水征收奢侈品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和后世的烟草税不同,在这个年代里,能消费的起高度酒水的,大多是豪奢之家。

而在法家看来,国家和人是一样的,不可以有某一部分过于强大,这一部分特别强大了,就必然要危及全体。

然而财富却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向某一阶层中的某一些人聚拢。

法家之道,就在于削掉这一危害到国君地位,以及妨碍国家正常运转的强壮的部分。

所以才说了‘法至必亡’的说法。

毕竟政治在于相互制衡,相互妥协,皇权和臣权任何一方占据有绝对优势之后,必然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臣权强,则国家有倾覆之威,比如东汉末年的各种禅让,以及很多欺负孤儿寡母的行为。

而皇权强大了,则必然会视天下人如鱼肉,比如那些某圣祖和赋诗过万的同行。谷

想到这里,扶苏在心中警醒自己,不要被权力带来的成就感冲昏头脑,随随便便就做出什么拍脑袋的决定。

强大的权力带来的力量,会使得一切事情往预想的方向发展,而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以至于人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这么做是错的!

后来的汉武帝就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以至于出现了几乎让汉室绝嗣的危机。

而套用在现在的秦国也是这样的。

秦国以法家为主,而这时候法家推崇的其实是人治,既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一切法律条文的最终解释权。

嗯,如果解释不了的话,就启动另外一项权力。

将国家的法律改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比如当年墨家钜子腹?的儿子在秦国杀人,惠文王念其年迈,且只有一个儿子,最重要的是,想要留个人情,拉拢墨家为己所用,于是杀人也可无罪。

比如昭襄王当年赐死垂垂老矣的白起,也并非是担心他功高震主,而是因为他当众驳斥了自己,弄得君王下不来台,于是昭襄王这个典型的,好面子的秦人,自然不会让白起多活哪怕一天……

嗯,也许有可能是因为白起的像素太高了,毕竟大家都是720,而白起是1080的……

再比如当年赵高死罪,始皇帝觉得赵高伺候自己的很不错,于是死罪同样被赦免。

所以之后的封建王朝,全部是外儒内法,试图给独裁,披上儒家这一条遮羞布!

当然了,儒家士子也不是傻子。

皇帝要借助儒家的名头,必然要让渡一些什么出来,到了科举制兴起之后,就有了宋朝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盛景’。

“陛下,出酒了!”

听到酒工的话,扶苏戴好口罩走了过去。

“停!”

扶苏看着慢慢流出的高度数酒水,果断下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