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没人比他更懂

既然全世界最懂,所以他接手投资公司后就查了一下特斯拉的股票,目前的价格是310美元左右。

刘漫撒娇不干投资公司,又跑回去接过影视公司了,杨树作为董事长直管这一块,必须得有自己的投资思路。

特斯拉股价已经有点高了,毕竟发行时才7美元,这时候入手炒虽然可能还会赚钱, 但也得跟着承担巨大的风险。

杨树不是电脑,记不住上一世的股票行情, 再说行情也未必一定适合这个世界。

但他记住了电力能源革命的趋势,而且和这个世界的趋势雷同。

只要看准了趋势,那么大陆凭借巨大的市场和全产业链优势,通常都能够在各领域独领风骚。

手机行业就得如此,而特斯拉正在复制苹果的道路,将技术和配套供应链带入大陆,那么无疑会刺激大陆相关产业的发展。

小米是跟着苹果一路顺风顺水的,但现在去买小米股票恐怕过时了,不妨好好研究一下未来大陆电动汽车的领军企业。

杨树给三个投资经理布置了任务:分析一下特斯拉在国内的发展状况,然后预测一下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然后分别打三份报告上来。

另外各自都有什么好的投资建议,也可以写在报告里。

三个经理并不是孤家寡人,而是有各自的团队,每个团队都有十几名成员,这是他们的工作模式,刘漫是一个个团队签来的,于是发动下属开动马力完成杨总的新任务。

投资建议其实他们早就递过报告给刘漫,看来杨总不满意,提都没提直接让重写。

这简直和考试一样,原来的考卷作废,再做一份。

其实杨树倒不是认为他们的报告水平不行,他早就看过,但和刘漫一样看不懂。

一个艺术家在描述一个故事时,无论是画家、作家还是导演,通常都有不止一个表现形式,可以显得高深莫测,让同行都懵逼,也可以浅显明了,让大家都明白。

杨树相信投资行业也是如此,有说人话的沟通方式,他不接受堆砌专业名词炫技,也没刘漫那样能忍,所以必须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