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清若无其事咳了一声,想到了自己来这里的原因,吸了吸鼻子又兴致勃勃:“先生,我觉得孔明灯保不准真的可以做到,我这个超大号就能带起石头飞起来。”说到这里,他神情又转为沉郁:“可惜掉水里毁了,要不先生就能看一看了。”
他目光幽幽落到了夏承安身上,一言不发,但夏承安愣是从中看到了:如果不是你,我的灯也不会毁。
夏承安又开始觉得头疼了,原本正想告辞的他在明白诸清的意思后,顿时觉得就算走也要解释清楚,不能让人误会了自己。
他神情认真:“并不是孤撞到了你。”说起来还是你撞到了孤,还差点把孤撞到湖里,孤并没有怪罪你,你又怎么能用这种眼神看孤。
莫名其妙懂了他意思的诸清幽幽问道:“太子殿下为什么躲到假山后面?”如果你没有躲到假山后面,我压根就不会撞到你,当然也就不会毁了自己的大号孔明灯,那样我现在就可以让先生看到我的成果了。
所以这一切的事端都是因为你躲在假山后引发而来的。
夏承安:……你倒打一耙。
作者有话要说: hhhhh我突然想到明朝的皇帝了,明朝皇帝每一个都是奇葩。有想当将军的,有去搞木工的,有修仙的,也有天子中的圣人皇帝
第32章 天下之师(十二)
生平第一次体会到被倒打一耙感觉的少年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抬眼却看到颜盛在笑,一双凤目浅浅弯成一个弧度,仿若悬于枝头的皎白梨花,带着难言的清丽。
夏承安不免赧然,想想争辩这些无谓的事实在是太幼稚了,便笑了笑,温和道:“此事也有孤的责任,孤自该赔付一盏,只是不知道诸公子是从哪里买的孔明灯?似乎不曾见过这么大的。”那些节日活动是和他没关系,他自幼也不曾参与过,但他知道孔明灯分明是小小一只的。
说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诸清顿时精神了,他带着几分骄傲:“这是我自己做的!”
夏承安早听过国子监三位不着调的名声,莫向文不学无术,何守正只爱吃喝,只有一个诸清沉默寡言。夏承安先前倒想过,怎么就不着调了,可现在发觉好像真的有一些,哪家的读书人会亲自做工匠活。
若换了一个人大概会心生不喜,觉得有辱斯文,可夏承安却觉得像诸清这样自由自在的去做喜欢的事也很好。
夏承安笑盈盈问:“怎么想到自己做了?”
他神情温和,瞧不出丝毫的排斥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