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确是有些机巧。”
山羊绒真的是很好的东西,谁用谁知道。乾隆赞赏赵亮一句是应该的。
不过对于和珅的上奏之事,他还有些迟疑。
事关蒙古,干系重大,他还要好好的想想。
山羊绒价格不菲,那赵亮三年之功,耗费了上千两白银才制成了十匹羊绒布。
纵然这里头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工的耗费和试制的原因,现在有了经验,前者不说了,后者上那很多弯路就都可以省略掉。可山羊绒一样会价值不菲!
一头山羊身上只多能产二三两无毛净羊绒……,可想而知它的价格。
这羊绒布一旦出名了,那昔日里分文不值的山羊绒怕立刻就能价值千金,而天底下山羊最多的地方在哪?
蒙古啊。
哪怕内务府会大力的参于其中,也不可能彻底垄断所有的羊绒,那些精明的山陕商人们更是不会放过这个上好商机的。
如果经营的得当,他们甚至都能凭借着这一手艺对江南的丝绸形成一定冲击。
在中国高档纺织品行列中,威胁着丝绸的垄断地位。
至于蒙古的贵族们,也能借此机会狠赚上一笔了……,而他们手中有钱了,也肯定不会攒着不花,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山陕的商人们给抠出来。
这事儿做成了,必然能大大加强草原与关内的经济联系,至于多出的那点不确定因素,什么会不会给内外蒙古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之类的,会不会叫一些蒙古部落强大了啊,乾隆根本不在乎!
如今的大清已经不是百年前的大清了,蒙古人早就跪的服服帖帖了。
可在蒙古各部(旗)中,于乾隆言由远有近,有亲有厌,那山羊绒的利益,如果能大部分都落在叫他喜欢的那些蒙古贵族手中就更完美了。
所以,这事儿他还要再想一想。
“此事你先筹备着,那赵亮不是说山羊春后换绒么,且先试一试!”
如果真的成了,乾隆相信自己到时一定是什么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