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效果如何,朝堂上谁都没底儿。
皇汉与漕丁们产生联系的事儿,简直是防不胜防,因为漕丁实在太多太分散,来源太广了。
满清唯一的应对之法就是加强对口外、中原、齐鲁、直隶等省地粮食的采购,口外指的就是长城以北地区,主要是张家口外头的察哈尔蒙古,以及东北关外的盛京一带。
前者有汉人移民,后者则是当年为入关的关外八旗老底儿。
毕竟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么。
从康熙年间开始,盛京地区就有粮食输运京师。雍正年间,朝廷更是派出专门的官员至关外采买米豆,雍正元年时,朝廷差满官一员到盛京,就将锦州等处将军府尹及内府佐领所属现存米石,查看总数,于近海口处,兑十万石,雇觅民船装运至天津,以备京师之用。
乾隆年间,东北米豆丰产,粮价大跌,乾隆三年的盛京粟米、高粱价格仅仅相当于京师同类粮价的一半。在此情况下,清廷便开始常年从东北调运粮食至京城。东北地区亦渐渐成为京师的稳定的粮食供应地之一,以粟米、黑豆和小麦三色为主,其中尤以粟米为大宗。
但对比漕粮的数额,这些都只是小弟弟,察哈尔蒙古也是一样。
现在满清要做的就是把小弟弟变成大弟弟,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另外京师需用的麦面,往日就多是依赖于直隶和豫东三省的商贩。现在满清也要出台政策大力扶持了,减轻沿途关税就是一项很好的促进方式。
赵亮在旁听了心中暗笑,这可都是他搞出的成果啊!否则清廷才不会多了这么多事儿呢。
围绕着运河和漕粮,他与满清斗智斗勇了好多回了。之前不管是水底龙王炮还是水底鸣雷,都有短板,满清应对给力,能把威胁降到最低。可现在梁行舟直接跟人挂钩了,满清又能怎么办呢?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啊。这事儿根本就不可能彻底解决,那就始终是个隐患。
和珅继续说,在如此情况之下,京城粮价也根本无法保持平稳。因为多条线路运输补充,看似增多了京城粮食的供给来源,却也加大了‘意外’情况的发生。很容易就会有‘坏消息’爆出来。偏偏户部即便想要贱收贵卖平抑物价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