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这会儿坐在暖阁里,暂时没别人在跟前,秦颐就说给娘子和女儿听:
“不是我偏心,只对元曦一位学子感到了满意,实在是他才华出众,品行又好,不知比某些人强了多少。就连我去书铺买宣纸,那掌柜的见到我了,都还跟我说,早知道,新的提举大人元大人,是我的学生。说元大人才是真正的才子,可不是付知县的儿子所能比得了的。”
秦璃也很认同她父亲的观点,立马就点了点头,“父亲,那位掌柜的所言极是,元曦所具备的各种好,自是那个姓付的混帐东西,都不具备的。”
一听到秦颐和秦璃都在夸奖元曦,郭氏也毫不吝啬地夸赞了元曦一番。是想让秦颐知道,她对元曦那个晚辈感到满意,是与璃儿有些关系的。
有些话,当父亲的不好跟女儿提,可是当母亲的,却方便提。但还有些时候,有些话,母亲不便说与女儿听,当父亲的,却能说给女儿知道。
说到底,就是要看看,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了,才好去提。
郭氏看了看坐在对面的秦璃,这孩儿,可是她亲手带大的,跟在她和她家官人身边十多年。如今已经快要二十岁了,也是得给她寻个如意郎君了。
知道女儿有心仪的男子,三皇子。
可是心仪着三皇子又怎样?不管女儿对他的情有多真,有多深,到时候,她对他的那份多真多深的情,都得放下。
因为三皇子是嫡皇子,哪怕他能为了璃儿来嘉余府,还会在私底下关心璃儿,不遗余力的待她好。但是璃儿的爹并不是肱骨之臣,不能为他入主东宫提供诸多好处。
只考虑到这一点,郭氏也不希望秦璃和三皇子在一起。
在她看来,女子嫁入宫中,也没什么好的。不说别的,只说说三皇子的母后在嫁进宫之后,都过的有多郁闷,她都能想象的到。
身为母亲,郭氏还是希望,女儿璃儿,能嫁给元曦那样的儿郎。
这其一嘛,是元曦在嘉余市舶司任职,离璃儿和他们都很近,方便照顾家里。就算是再过些年,元曦又调到其他的州府任职,可他一个在嘉余市舶司做过官儿的人,也不会混的太差。
元曦很有上进心,他的父亲和长兄,又都在皇城做官儿。
璃儿将来若是嫁给元曦了,她和她家官人不必让元曦来入赘,就让璃儿跟着元曦过,也是很不错的。
到时,兴许璃儿就能跟元曦回到皇城,不必在嘉余府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