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皇帝仁善,留了张启海一命,只是削了官职,并责令其三代不得入士。

至此,陈元安之冤案终于真正的结案了。

朝堂上如何争吵的,陈震一概不知,他准备了厚礼,要上文昌侯府道谢,却被手下的人拦住了。

下属道:“老爷,之前他们便说过,让你不用上门道谢。”

一来是文昌侯府要避嫌,不想被人知道这事,二来也是因为各取所需,文昌侯府的少夫人也不是平白无故要帮忙的,她也是为了给江三少爷收拾烂摊子罢了。

这事其实陈震也知道,但是两相对比之下,他们家获益更多;

为长子翻案,是他,乃至全家人这一年来的心病,若陈元安得不到昭雪,凶手不能绳之以法,只怕他和夫人这辈子都得带着这根刺,今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无法预料。

于侯府而言,做这件事只是为了帮江三少爷处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但是于他而言,这事却比命都要重要。

陈震在陈元安的墓前上了三炷香,叹道:“虽然如此,但文昌侯府的恩情,我们陈府永记在心,来日若有需要,我们定当全力相助。”

大理寺卿要换人,半个京城都被震动了,许多人蠢蠢欲动,开始动作起来,都想要扶自己的人上位。

当然,最有可能的是大理寺现有的两位少卿,其次也有可能会从其他部门调人上任,刑部的人也在运作,毕竟他们可能性更高,就看谁能有手段了。

江别钰打探来的消息,说吏部已经拟了名单上交给皇帝过目了。

江别钰有些意外:“这才一天,名单就拟定了,动作这么快,难道几位皇子也出手了?”

江武站在一边,闻言点点头。

吏部尚书曾经是太子太傅的学生,能当上尚书这个位置,跟太子太傅有很大的关系,自然被默认为太子一党。

国公府这些年来屡屡与太子一党不和,虽然明面里没有表现的很明显,但背地里难免有摩擦,这次吏部动作这么快,想来是想扶自己的人上位,再不济,也不能是国公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