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好点子

“知道了。”蔡丹一溜小跑。

得让飞哥快点,吃了午饭蔡姑父就要走的。

蔡姑父要带这么多东西,肯定不能骑自行车了。

拖拉机一直在拉砖,最可能就是赶牛车了。

蔡姑父拉去的肉和鸡蛋可不是白送,他们四大队没有那么土豪。

他们只是不要票,充做内部福利。

价格要比市面上贵些。

即使这样,也有的是人抢着要的。

城里人每个月的肉票也就二两,太少了。

如今油水少,谁不馋肉呢。

蔡丹是跑着去跑着回的。

她着急要和蔡姑父做番讨论。

毕竟计划书里不可能每个细节都包含到。

“姑父,即使将页面制作交给宣传部,咱们最后也要检查,可不能有丁点忌讳。”蔡丹最后又叮嘱了一遍。

她也不想这么啰嗦,可是她怕啊。

“知道了,小胆!”蔡姑父站起,“出香味了,吃饭去。”

“我…”蔡丹想撤了。

“你姑做你的那份了,你跑了就剩下了。”蔡姑父不让走。

蔡丹到底吃了一碗大肠面才回了家。

当晚蔡姑父赶着牛车回来,也带回了好消息。

那边对于合作很是愿意。

他们要了两成。

说白了,都是钞能力的魅力。

之后的事情蔡丹就没有参与了,她还是砖瓦厂和家两点一线。

蔡姑父是经常不见影的。

蔡丹都习惯了,而且她有徐州熙小朋友陪着。

能练习口语,还能下个棋。

砖瓦厂没有象棋,他们就在地上下格子棋。

用石头籽当棋子。

也挺有意思的。

——————

这天蔡姑父下午从县里回来,直接到了砖瓦厂。

随手扔过来几样东西,“看看!”

蔡丹满眼惊喜,“出来了!”

挨个查看,“真好看!”

看来还是能人多,比她预想的要好。

“已经量产了,但是还不够啊,我和县长商量压一年,他不干。”蔡姑父叹口气。

不过也知道,那样风险太大了。

但是利润也大啊。

“咱们大概能生产多少本?”蔡丹问道。

“我准备人休机器不休,每天差不多能做两百多本吧。”这个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他。

蔡丹看向桌历的背后,“定价是八毛,还可以。”

“利润差不多是三毛五,是不是太少了。”这样开足马力生产两个月,最多也就挣四五千块钱。

和他预计的一万多差了一半还多呢。

“那我们可以不可以找盟友?”蔡丹问道。“签订协议,让别人帮咱们生产。”

“你的意思…”蔡姑父托着下巴思考,“也不是不行呢。不过县里可没印刷厂,好像以前教育局有个挂靠的,已经黄了。”

“公家的还能黄?”这个时间段不都是铁饭碗么。

蔡姑父解释了下,“就是把人调别的部门去了。”

蔡丹懂了,“那他们有设备么?”

这才是最主要的,至于人,他们不缺。

“有啊,不过坏了。”蔡姑父还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