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少,菜一会儿就上齐了。我很饿很饿,不管不顾地闷头吃了半天,不经意抬头才发现朱宁的筷子都没有拆,安安静静地躺在桌子上,就像现在安安静静看着我吃饭的他。
我满嘴饭乱嚼地看着他:“你怎么不吃啊。”
“怕你吃不饱。”
“够,够我吃。”我一抹嘴巴,才意识到他在损我,“我才不是大胃王,我就是刚才很饿。”
朱宁顺手拿张纸巾,擦了擦我的腮帮子。
不是吧,我竟然吃到腮帮子上了?
朱宁话题一转,自顾自地说:“我其实理解他的,他为了前途和我妈妈结婚,就是想攀上我姥爷,现在我姥爷退休了,他也像自己计划的那样事业有成,唯一不足的就是她不是真的喜欢我妈妈,他现在有资本了,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朱宁有些轻松,“我和我妈都理解他,只不过,我现在见到他心里还是有火,控制不住。”
“这个世界,理解万岁。”
我听到朱宁这样说,放下心来,人都是有自愈功能的。
“没男人不会死的”,我奶奶曾经这样安慰离了婚的邻居阿姨,那时懵懵懂懂的我对其他的长篇大论都忘记了,只记得这句话,并且深信不疑——这世间除了没有命,没有什么都不会死。
就是这个认知让我格外惜命,格外理解“及时行乐”的意义。在这十年后的很多个日子,我都把这句话说给我身边所有愁嫁的女朋友听,也把它作为挡箭牌说给爸爸妈妈听。
但我现在把这句话搬过来说似乎有点不太礼貌,而朱宁妈妈应该可以“领悟”。我把筷子放下,两只胳膊叠放在餐桌上,认真地劝他:“想开点,我觉得你妈妈解放了,你看她刚才,状态多好。”
朱宁低着头,盯着桌面上的花纹,抿嘴点点头。
过了几秒,他猛然直起身板,拆开了筷子,劈开,气势汹汹地说:“是的,这些天我都没怎么吃饭,我也要好好吃一顿然后重振雄风。”
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