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是因为炉子温度不够,导致回收的废铁无法做到完美利用,年复一年,只会让铁矿资源持续减少。
古代不比现代,开采条件有限,大多是人力进行,大山深处的铁矿根本无法开采。
当然,沈黎肯定不会将火药交给工部,那是他的底牌。
两人商量一番,然后许青竹捡起木炭,在图纸上随手绘画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烟囱,标注一下尺寸后,他看向沈黎询问道:“伯爵大人,这个尺寸可行?”
待沈黎同意后,他掏出自己的私章,盖在图纸中间,递给手下道:“去,交给钱大人,让他现在就做,三天后我便要。”
手下匆匆离去。
见真章的时候还没到,许青竹想请两人吃饭,但被沈黎拒绝:“许大人,这顿饭,还是三天后再请吧。”
许青竹也笑道:“那便约定,三天后准时在此地见面。”
于是乎,沈黎带着一脸懵逼的姜尤回到城中。
“你就这么自信吗?”
姜尤皱着眉头道:“何况,咱们现在有酒坊,香皂作坊,过一段时间还有内衣作坊,月事巾作坊,为了一个铁路坏了名声,这可不值得。”
“你就一定觉得我一定会失败吗?”
沈黎微微一笑,拍拍他的肩膀道:“小伙纸,没两把刷子,还怎么做你师父?走了,今日酒坊出货,去看看酒坊情况。”
酒坊安排的负责人,是贫民窟的一个百姓。
要说全天下哪里的读书人多,不是江南,而是顺天城。
许多学子考试不中后,便选择留在顺天谋个生路,一边谋生一边苦读,待到明年春暖花开,再战春闱。
这些,可都是举人老爷。
在顺天,一板砖下去,可以砸死两个举人老爷。
他们留在顺天城内的原因很简单,家中贫苦,负担不起第二次出远门的开支了,而且古代车马慢,偏远一些的地方,来回一趟就得几个月,若是步行,差不多得大半年,回去一趟住不了多长时间便又要出门了,划不来。
但谋生何其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