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本科实行五年学制;第五年需入军方、特事部(外勤)两部门其一进行毕业历练,后由学院根据其试炼成绩决定是否给与毕业。
附:一、入学一年未能成功筑基开脉的学员,自行退出武道学院,武院所在学校需安排其他专业学院无条件接收。
附:二、未能如期毕业的学员,退还大学五年所费武道资源或进入军中效力。
杨东望还看到薛文竹,特意加插入的一页,那是关于帝都两所纯武道大校和地方学院的区别。
第一是院校的级别上。帝都双雄和特事部、武安总局平级,当然杨东望知道这也只是说说,以后说不定可以。
但现在嘛,就看那两位校长在特事部兼任的仅是研究院副院长就知道了,不仅是特事部的下属单位,还是副职。。。更何况,好像特事部和武安总局也不是同品级吧,杨东望心想,这也正说明现阶段,随着武道的崛起,朝廷对于武者部门的定位可能也有些拿不准吧。
当然,即使这样,杨东望也绝对没有瞧不起(帝都双雄、正三品)的意思。。毕竟就这,也还是比他这个武院(正四品)强的嘛。
第二呢,就是资金,朝廷以后给他们地方武院总经费是五亿;而帝都双雄则是两百亿,是各两百亿。
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但这资金比例也与名额比例不对等(200比2000)啊,人均四倍啊,偏心了啊,扎心了啊,难道在朝廷眼里还真有嫡子和庶子的区别?
以前清北就够让他们不爽了,现在帝都双雄又来搞这一套!
还好,第三条配给院、校学生的武道资源标准倒是一样的,杨东望也真是服了这些人的鸡贼。
学生们、家长们、民众们一看,哦,地方学院和国家大学学生待遇一样,那就好、那就好,果然一视同仁。
但他们却不清楚,那四倍的经费差距难道最后不是作用在学生头上了?
至于名额,还好没变是早就知道的各两千人。
但紧跟的这句“入学一年未能成功筑基开脉的学员,退出武道学院,由清北大学无条件接收。”是个什么鬼?
这是不是说考上了武道上的帝都双雄,那即使最后在武道上混不下去了,最低也能上个清北?
在这个清北光环还没完全褪去的时候,你们搞出这套,让我们地方怎么跟你们帝都竞争哦!
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要求院校一定要从高中生里面招生了。。。除了年纪小,世界观、人生观尚在形成阶段,好培养之外。
这些个学生他们这几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高考啊,清北啊。现在有清北大学给帝都双雄托底,说不定许多根本没有志愿武道的学生,也会把考它们当作是考进清北的捷径吧,真是心机费尽啊!
杨东望也是佩服至极,但又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