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嬷嬷和苏嬷嬷熟悉了这里,和村里的花三婶,张婶子熟络了,经常约着一起上山采蘑菇。
未清会些拳脚,得知南莲的功夫很厉害后,经常缠着南莲叫她武功。
南莲看着她的三脚猫功夫,无力的扶了扶额,经常为了躲未清,带着石灰往山上躲,一来二去,南莲倒是猎了不少野物。
未清无法,倒是和叶晩瑶在二子湖转了许久。
她和苏嬷嬷这些日子,在村里也听说了不少小姐刚嫁过来的事儿。
倒是没想到,姑爷也是个贵公子遭了难的,当知道姑爷的本家时,两人也是惊的半天没说话。
苏嬷嬷说这是小姐的缘分,缘分到了躲都躲不掉。
姑爷是个有本事的,两年的时间竟然置办了这多家业,也算是有本事。
本想着姑爷家里会嫌弃她家小姐出身低,不过看着孙嬷嬷和烟姑几个人,倒也安心了。
能派身边的得力老人过来伺候她家小姐,显然是认可了小姐的。
苏嬷嬷最近别提多开心了。
家里两个老嬷嬷经常出门,二嫂和玉兰倒是经常来家里,也轻松了许多。
和烟姑这个奶娘也熟络了。
三个人经常在一起聊一些育儿经。
听孙嬷嬷说,烟姑是婆婆庄子上的人,家里的公公是庄头,丈夫也在帮着管着庄子,看着她把两个儿子养的白白胖胖的,正好刚生了三儿子没多久,王妃就选中她过来奶小公子。
叶晩瑶不用怎么奶孩子,南锦又不在身边,闲的无聊,带着未清在二子湖瞎倒腾。
二子湖的鸡鸭开始下蛋了,叶晩瑶又开始倒腾皮蛋和咸鸭蛋了。
海生今年又买了不少鱼苗。
河边的蛤蜊也养了不少,到了夏天,蛤蜊倒是卖的不错。
“海生,最近铺子忙么?”
“咱家的铺子生意一直很好,主要是来咱们铺子买鱼的,都是活生生的新鲜。几个大户人家每天府里都要送个十几条。”海生说着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开怀一笑又道:“最近宋大人又给介绍了两个贾商家里的生意。现在平安那小子每天送货都忙不过来呢。他妹子倒是个机灵的,跟着他哥哥学了一个月的算账,现在平安不在的时候,也能帮着看铺子。
这不,前几天,平安还和我说,那条街不远处有个童生,一个月给了童生几十文钱,教他们两兄妹认认字。”
叶晩瑶莞尔:“他们兄妹倒是知道上进。”
“可不是,现在他们两个一个月拿着工钱,也不多花,省下来的钱,全用在学习上了,是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