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日常(10)

马上要到了进京赶考考举人的时候了,县学里一共就他们三个举人,夫子们简直恨不得住在他们宿舍里,日日夜夜都讲解知识。

之前还能两个月回一次家,这次直接三个月没回去。

虽然几乎一个星期通一次信,但段爷爷段奶奶年纪大了,段青恩到底还是放松不下。

“好着呢!”

如今段家村里每一个都对着段家人百般友善,随便拎出一个人来都能说出段家人的精神面貌来。

刘虎二就说了:“老爷子每天都去地里转悠一天,然后平时就是跟人家唠嗑,抽旱烟,不过抽的不多,老太太也差不多,就是天天在村里那颗大树底下跟别的老太太一块坐着唠嗑,做衣裳。”

“其他人也都是每天下个地,也没歇着,还有宝君,老太太没让她再干活了,说是要养养手,但是她该干的都干,还做衣服,刺绣,做饭,还有那个什么,念书,对念书。”

刘虎二说的特别的详细,因为每次段青恩坐他的马车都要问问家里怎么样了,他就回家告诉了他娘。

刘母正好年纪也大了,也干不动活了,每天就是搬着小板凳和段奶奶她们这些人一块唠嗑,听了儿子说的之后,每次听段奶奶说话都特别注意。

等到听完了段家人的日常,她再回家告诉自己儿子,这样每次段青恩问,刘虎二就能对着段家人如数家珍了。

可谓是为了亲近段青恩这个举人老爷十分努力。

段青恩倒是不知道这些,但一听到刘虎二说的段奶奶不让李宝君干活,李宝君还干,他就知道这些时都是从段奶奶那知道的了。

自从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后,段爷爷还好,念了书比起以前稳重了很多,段奶奶却是越发的飘了。

她这个飘倒不是坏事,就是家里不需要她再干活,儿子儿媳妇孙子又孝顺,段爷爷又是个疼媳妇的,她猛然发现自己一下子成了村里最幸福的老太太,于是忍不住炫耀。

人老了,爱炫耀也是正常的。

而段家人能让段奶奶炫耀的人只有三个。

段爷爷,段青恩,李宝君。

炫耀段爷爷自然是炫耀他疼自己了,当然了,段奶奶就算是年纪大了那也是要脸的,肯定不会直接的说诶呀我家老头子疼我。

而是带着一点抱怨语气的,跟着自己的老姐妹们说:“他爷爷就是大惊小怪的,我今天说洗个碗,他非要说我年纪大了沾不得凉水,就是不让我洗,事真多。”

炫耀段青恩那段奶奶的话可就多了,毕竟段青恩是他们段家乃至于整个村子的骄傲。

而且段青恩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写信回来,说说学校里面发生的一些趣事。

什么和同窗一起念书,什么跟夫子学到了哪里哪里,或者是下学了,大家一起出去吃饭,一起联句吟诗作对。

这些都是段奶奶炫耀的资本。

炫耀李宝君是这几年才培养出来的。

毕竟李宝君出落的越来越漂亮了,十七岁的丫头,水灵的不得了,又勤快又懂事念书也好。

而且每次吧,也都特别贴心。

男孩和女孩真的是不一样,男孩不是忙着读书就是忙着玩,反正没一个会好好听着段奶奶唠叨,但是李宝君就不一样,她性子软软的,又得大体,每次段奶奶跟她说个什么,都听的特别认真,有时候还提建议。

随着时间推移,段奶奶就越来越稀罕这个给孙子买来的童养媳,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一种:这怎么就不是我亲孙女呢,的想法。

不过很快,这种想法又会被她自己推翻。

可不能是亲孙女,亲孙女再亲以后也要嫁出去要是别人家的人的。

孙媳妇才好,这么好的孙媳妇,以后一直都是他们段家的了。

她夸得多了,一般都是夸孝顺懂事念书好。

重点就是在这个念书好。

段家的学习氛围可以称为全村乃至全国最强。

毕竟就算是在大家族,主君公子们念书念的再怎么勤勉,母亲小姐们也不会跟着一起。

而段家,却是全家都在念书的!

虽然一开始认字痛苦了点,后来看书更是十分痛苦,但痛苦着痛苦着,也就痛苦习惯了。

在段家,念书好就代表着这个人在家里是最好的,平时吃饭都是要多加菜的。

段爷爷段奶奶算是把当初段青恩提出来的“鸡蛋奖励法”在这几年彻底的发扬光大了。

鸡蛋奖励那只是最普通的,还有刚刚弹好的,松松软软被子奖励,以及从镇上买的银簪子奖励,还有各种吃喝奖励。

段家虽然不差钱了,但段爷爷段奶奶怕家里人穷人乍富闹出什么事来,因此一直把钱捏在手上。

反正段家也没分家,平时吃喝都在一起,他们允许底下的儿子儿媳们攒私房钱,但大头一直都在自己手上。

这个时候,这些奖励就非常看得过去了。

比如说,哪个儿媳妇要是说想要回娘家看看了,段奶奶就说,可以啊,不过最近忙的很,要么你就三天后回去,要么你今晚考第一,我让你明天就回去。

将奖励当成一种条件后,整个段家都进入到了随时随地可以备战学习的状态中,就算是手里有钱,想的也是文房四宝,而不是别的什么。

尤其是段家中间辈分的,他们自己念书好当然是没用了,可底下还有儿子啊。

做爹妈的,自然是要努力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了。

每次奖励是文房四宝的时候,中间辈分的段家人都学的特别努力,就算段父段母也是,段青恩越是不在他们身边,他们就越是想要给儿子更好的。

自然,他们不知道的是,段青恩可比他们有钱多了。

刘虎二的驴车一进村子,没有往自家去,而是朝着段家方向过去的时候,早就习惯了段青恩会坐刘虎二车子回来的村里人立刻就明白了。

这是举人老爷回来了啊。

段爷爷正在跟林先生下棋呢,就有看见刘虎二驴车的小孩子欢快的跑了过来,“老太爷老太爷,举人老爷回来了。”

自从段青恩考上举人,村里对段爷爷的称呼就变成了老太爷,段奶奶就是老太太,小孩子自然是跟着有样学样起来。

“回来了?!”

段爷爷满是皱纹的脸上一听这句话就笑开了:“我家青恩真的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我们看着驴车朝着你家走的。”

“诶,诶,多谢你。”

念了不少书自觉自己也算是个读书人的段爷爷连忙起了身,客客气气跟小孩子道了谢,又去看正在跟自己下棋的林先生:“林先生,青恩回来了,我这就先回去了。”

“老太爷去吧。”

林先生也站了起来,跟着段爷爷行了个道别的礼,“青恩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能抽空回来也是不容易的,恐怕是要来跟家里商量上京赶考的。”

“诶,诶,是。”

从段青恩考上举人之后,段家人就已经在搜集考进士的资料了,自然是知道举人们想要考进士是要上京赶考的。

京城路途遥远,举人们往往要提前出发,身子还有足够硬朗,不然一路上颠簸,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的,一场大病就能要了命。

段青恩虽然身体一向好,段家人也是担忧的,毕竟相对于其他两个举人,张道远与马儒宵来说,段青恩的年纪还是太小了。

这么小的年纪,家里怎么舍得让他前往那么远的京城赶考。

心里揣着事,段爷爷一路脚步匆匆的往回赶。

回去一看,果然见到段青恩正在笑着跟段奶奶说话。

现在是下地的时候,段家人都在地里,只有李宝君因为年岁大了,段奶奶不让她下地,要她在屋里养着皮肤。

“爷爷。”

看见段爷爷回来了,穿着青色衣衫的段青恩立刻起身,给段爷爷行了个礼。

“快起来快起来。”

段爷爷连忙将孙子扶了起来,看着段青恩望着自己笑的脸心疼的不行:“我听林先生说你们被拘在县学里读书,是不是特别辛苦?你看你这都瘦了。”

“没有,县学为了我们三个,还特地专门买了一个新厨子,单独给我们做饭,想吃什么做什么,衣服什么的也都有人洗,就连我们住着的地方都有人过来打扫,恨不得什么事都帮我们做了。”

段奶奶听的心里一松:“县学可真好,不收钱,还这么照顾你们。”

“你不懂,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县里一共才出了他们三个举人,当然要好好照看着了。”

段爷爷的话说的也没错。

三年前段青恩他们加上同窗一共五个考上秀才的时候,县令就已经欢天喜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