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会下意识的去观察身边人的小表情,路人的、片场群众演员的,又或是那些声色场中的公子哥们。
这大概是每一个职业演员都会存在的职业病,比那些在娱乐圈里单纯混钱享乐的人更加细致、敏感和有追求。
艺术家是不守规矩的,他们会离经叛道,容易做一些常人逻辑下难以理解的事情,他们追求刺激、追求叛逆,只为了创造更非同凡响的作品。
娱乐圈的离经叛道很多,变态更多。
但打着艺术家幌子,为自己享乐找借口找理由的亦不在少数。
所以娱乐圈哪来那么多艺术家,更多的是披着这层华丽的皮,实则皮囊下空虚肮脏的灵魂。
毕竟造一个艺术家的成本很高。
当然,这样的成本绝不指金钱,金钱堆砌出来的只有艺人,而非艺术家。
真正的艺术家是离经叛道的,也是需要返璞归真的。
离的是阻碍文明的经,叛的是庸俗大众的道。
他们是文明的叛逆主义追随者。
而不是握着酒杯,踩着金钱,溺在酒池肉林里寻欢作乐,道一句“我在创造艺术”。
她有建立一套自己的演绎体系,分一个大类,每一个大类里再分门别类的划分不同的小类,以此类推,分到无法再分为止,无法再分的那一类,就根据剧本给定的角色,借助想象力代入,去揣摩这个角色的生活场景,不把这个角色搞到明白,她绝对不出现在镜头面前。
导演发话,让她将就着演,她会去适应剧组的节奏,加班加点加紧搞明白这个角色。
记得在《杀死乌托邦》的时候,向枝校问她说“我从没想过你这么拼”。
她疑惑:“难道这不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吗?你连要演的角色都不明白,怎么有底气向观众诉说这个角色的故事?演不好被骂了,只要他们说的在理,不是水军不是黑粉纯黑,就应该接受,而不是假装自己很明白似的说什么‘外行看热闹’。”
“毕竟戏剧之初的意义是什么呀?不就是为了向观众传达价值观,让他们感同身受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吗?你的演技让他们代入不了,你的演绎让他们味同嚼蜡,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却怪他们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