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当初她只身杀回京城, 平定宫乱, 最后亲手把传位诏书交到赵煜手上, 赵煜心中对她是一百万分的信任。

赵煜在老皇帝龙塌前看到他留给他治国方针,对百官的安排等等,旁边还有闻歌的封帅圣旨以及一封罪己诏, 悲痛的无以复加,全心全意的认为皇爷爷为了他什么都准备好了,还自责自己连皇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就是没有起一丁点的怀疑。

尤其那封罪己诏,让赵煜心中对他的皇爷爷崇敬直接进化到了一个顶层。只要是皇爷爷的安排,他全部无条件执行。

老皇帝没看错,闻歌也没看错,赵煜果然是最听话的。

“先帝临终前把边疆重地托付于你,朕也把它托付给你,望有朝一日闻卿平定边乱,扬我国威!”

闻歌面色郑重:“臣,定不辱命。”

----

忠毅侯,不现在应该叫大将军了。

大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将军,手握边疆三十万大军帅印,不日便要启程征西赴任。

闻歌走的时候很低调,几乎没有人知道,毕竟她现在炙手可热想巴结的人太多了,她不想应付那些麻烦,况且新帝也不会喜欢看她这种兵权重臣结交太多关系,所以不管于公于私,她都乐得一个清闲。

外人懒得搭理,朋友们还是要好好告别一番的。

临行前昔年的小伙伴儿们来送行,公主府的李常乐世子眼睛都要把闻歌盯出血了,满脸的不情愿,“真的要走吗?你做了那么大的事,为什么要去边疆那等不毛之地?虽然是大将军吧,但边疆也太苦了!你自小在京城锦衣玉食长大,就不能安排个富硕丰饶的地方吗,皇太陛下怎么回事!”

闻歌豪情万丈回复他:“大丈夫志在四方,我觉得边疆挺好,等我去把那里征服下来!”

随后她看向李常乐和陈慕河叮嘱:

“我不在京城,你们也要努力读书啊,将来考取功名,我们一起建设江山,守望百姓。”

陈慕河一直都是温润乖巧的,虽然不舍,但依然祝福,“闻歌,此去一行山高路远,望君珍重!一定珍重!待垂暮之年我等依然一如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