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沈老夫人笑眯眯地道:“吃得下就是好事。”

之后连续几天,萧旷都在侯府学游水,沈童教会了他自由泳与仰泳的基础动作,但浴池的大小有限,深度更是不够。沈童陪他练了几天,几种基本泳姿萧旷都已经掌握。

而从安国侯那里传来消息,萧旷的派驻地已经改为江苏。沈童大大舒了口气,携礼上门感激姑爷爷与姑姥姥鼎力相助。魏老夫人笑着接受他们感谢,但礼物一件没收,让他们统统带回去。

这些天里萧和胜也没闲着,在自己的专属工作间内,打磨出了第一个笔尖的小样。

钢笔的书写对纸张要求与软毛笔不同,适用于不洇墨且表面更光滑更硬一些的纸,而经过矾胶加工的熟宣就比较适合硬笔来书写。

沈童让人去纸铺买来不同品种的纸张,用笔尖蘸着墨水试书。

笔尖一接触纸面,墨便迅速涌出,一个字没写完就漏完了,而且全化在一起,成了一滩。

萧和胜皱起眉头:“这可不行啊!”

沈童擦干笔尖,对光举起,中间一道明亮的直线。“中缝的间隙还是太大了,墨出得太快。”

能找到问题所在就好办,萧和胜用一个小钳子把笔尖稍许夹一下,让缝隙并拢,再蘸墨来写,这次就好了很多,至少不会化成墨团。经过几次调整,他们找到较为合适的中缝间隙,再适当打磨笔尖,让笔尖更光滑,不至于拉纸。

笔尖暂时有了,但如果一直要蘸墨书写,那就不是自来水笔了。而为了保证持续出墨,笔舌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沈童这个年纪的人,中学时还是用钢笔写字的,第一支钢笔出墨不畅,经常要拆开来用温水浸泡清洗。

那时候有个亲戚送了她父亲一支英雄金笔,父亲便给她用了。那支笔写起来十分顺滑,从来没有出墨不畅的情况。她好奇之余,把这支笔也拆开了,她至今还记得里面的大体结构。而如今沈笔的第一支钢笔,也是以这支笔为原型来研制的。

兵部任命下来,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给调任的武官做一些交接与搬家的准备。萧旷办完交接,就不用再天天去都督府点卯了。

这天一早起来,就见青空万里,一丝云朵都没有,显然会是个晴朗的日子。

沈童与萧旷乘马车出城,在京城东郊的湖边租了条篷船,让船夫将船撑至湖心停下。

萧旷在船内换了短衫短裤,沈童提醒他热身:“天气凉,你下水前要充分活动开才行,热身之后才能下水,不然容易小腿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