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盛唐贤后 方之影 1214 字 2022-10-14

长孙晟和长孙仁深知长孙炽的性格,对此丝毫不以为怪,倒是长孙二姑娘今个儿是首次见自家大伯,眼见他仅因自己两句话便笑得如此恣意,一时愣愣的有些回不了神

长孙炽没有再打趣小姑娘,他笑声未落,便把过弟弟的手,引着弟弟一家人朝主厅行去,此时主厅中除了他的妻子杨氏之外,还有两位妇人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人看上约莫三十出头的模样,相貌端丽,气质高雅,此人正是唐国公的妻子窦氏,另一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的年纪,此人是杨氏的儿媳妇小杨氏。

杨氏听得丫环来报,郎君带着弟弟一家人过来了,她立即站了起来,笑着对窦氏开口道:“三娘,我三弟一家人过来了,我带儿媳妇到门口迎迎。”她一起身,小杨氏也跟着站了起来。

“高娘子我也认识,我与你一同去迎。”窦氏微微一笑,也跟站了起来,窦氏现年三十有七,大儿子李建成已有十七,只因保养得当,看上去不过三十上下的年纪。

三人刚走到厅堂门口,长孙炽一行也到了,大家自是免不了一番见礼,又因屋内都是女眷,长孙炽和长孙晟和她们打过招呼后,兄弟两人就相携离去,他们走了,长孙仁是晚辈,年纪却不比屋内的女眷们小多少,自然也不方便留在里面,他打完招呼,就带着堂弟长孙无忌和长孙无逸去找府中的小郎君们玩去了。

郎君们一走,屋内就剩四个已婚的娘子和长孙二姑娘这位年仅五岁多一点的小娘子,窦氏第一眼见到长孙小姑娘的时候,只觉这小姑娘小小年纪,看上去便如此沉静,心头颇有几分惊讶,待她进了屋,见完礼后,便规规矩矩的坐到自己母亲身旁,安安静静的听着大人说话,既不胡乱多言,亦没有半分不耐或者紧张不安的表现,就愈发的让窦氏惊讶了。

窦氏乃真正的高门贵女,她娘家门庭极其显赫,幼年之时更在皇宫中呆了一段不短的时光,不过是教养礼仪,还是学识眼光,皆远非普通女子可比,一个姑娘的品行如何,她打过两回交道便能摸出过七八分,像长孙姑娘这般年纪,言行举止和教养便如此众的小娘子,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高家妹妹,你家小娘子小小年纪便这般安静懂事,当真令人馋得紧,不知今年几岁了?”窦氏比高氏大了六岁,两人在闺中的时候虽不算特别熟悉,却也认识,大家都不是生人,见了面很快就聊到了一处,彼此聊了一会后,窦氏的目光就不自觉的落到了长孙姑娘身上。

“观音婢啊,是三月生辰,过完年就六岁了。”高氏听得窦氏提起自家小闺女,眸中顿时掠过一抹骄傲,面上却是不显,微笑着接口道。

“还不到六岁,便这般耐得住性子,当真难得,一点不像我家秀宁,这丫头现年都十一了,性子还野得狠。”窦氏一听,不由大发感慨。

“窦姐姐你可是过谦了,说起秀宁这姑娘,整个长安城谁人不谁人不晓,秀宁能文又能武,是无数贵女们心目中的楷模呢。“高氏闻声不由笑了起来,忙道。(备注,平阳昭公主名不详,正史未记载名字,野史中多以李秀宁称之,咱也用李秀宁罢。)

第五章 初见(五)

“妹妹过奖了,秀宁这丫头顽劣跳脱,哪有你说的这么好。”提起自家那个与一般闺秀大不相同的闺女,窦氏的眉眼间不自觉的变得愈发柔和,嘴里虽在抱怨,可她眉眼间掩不住的笑意分明显示自己对这个闺女外分满意,窦氏可不是什么古板守旧、一心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昧母亲,这一点仅需瞧她所出的几个儿女,没有一个是庸才,便足以显现她的不凡。

静坐在高氏身旁的长孙姑娘瞧着母亲与窦氏的互动,心头不由对这位素未某面的姐姐升起了一丝好奇,她年纪虽幼,却并不认为女子只能一味学心女德工容,同样也因为年纪小,心里好奇一起,脸上就不自觉的显现出来。

“二丫头,有空的时候随你母亲一同去伯母家玩,你秀宁姐姐见到你,一定会很喜欢你这么个妹妹。”窦氏瞄见长孙姑娘脸上神色,不由笑着道了一句,小姑娘被人瞧出心事,俏脸微微一红,颇有些腼腆的崔下了脑袋。

“娘子,咱们家的几位郎君和国公府的两位郎君过来和你们见礼了。”就在屋内的几位夫人说着闲话的当口,门外值守丫环的声音响了起来。

“赶紧让他们进来。“杨氏一听,忙开口道,杨氏比窦氏大了八岁,同样不是长孙炽的原配,她嫁入长孙府已有二十余年,只生有一女,因长孙仁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她个这继母待继子一家人不自觉的就多了几分小心谨慎,不敢有半分疏忽。

杨氏的声音落下之后,门外五个郎君很快走了进来,其中两人正是离去没多久的长孙无忌和长孙无逸,另三人,有两人年纪瞧上去差不多,都是八九岁的年纪,一个身着宝蓝色童袍,另一个身着白底暗纹的锦面棉服。

着宝蓝色服饰的孩童稍稍偏胖,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转着,显得颇为调皮,他便是长孙仁的儿子、长孙炽嫡孙长孙潜,现年九岁;另外那名身着白色锦服的孩童模样长得十分俊秀,双眉漆黑如墨,唇红齿白,一双乌目炯炯有神,一眼望去,仿若观音座下的童子。

更为难得的是,他小小年纪身上竟有一种形容不出的沉稳和贵气,他手里牵着一个漂亮小男童,这小男童看上去只有三岁左右,进屋之后,一双灵动乌黑的大眼就左顾右盼的瞧个不停,这两个孩子正是唐国公家的二郎君和四郎君。

高氏的目光落在李二郎身上的时候,眸中不由自主闪过一抹惊艳,这般出众的小郎君,在这满地都是勋贵的京都亦十分罕见。

“二郎,带弟弟过来和高家婶婶见礼。”窦氏的目光落在自家两个儿子身上,弯眼微微一弯,笑着开口道,窦氏与唐国公李渊成亲已有二十年,两人共育有四子一女。

长子李建成现年已有十七,次子李世民现年八岁,长女李秀宁已有十一,三子李玄霸七岁,四次李元吉年方三岁,长子年岁已大,一般的走亲访友,已不会再随窦氏出行,三子玄霸生来力大无穷,脑子又不太好使,平日里也极少出门,长女秀宁前些日子随她师父出了远门至今归来,为此,窦氏今日来长孙府就只带了二子和四子同行。

李二郎本就是听闻长孙晟和高氏等人到了特意过来见礼的,为此,窦氏的声音一落,他便带着弟弟走到高氏面前,规规矩矩的行礼道:“李家二郎携四弟见过婶婶。”

“潜儿见过叔祖母。”长孙潜也跟着过来和高氏行礼,这娃虽然贪玩了些,却也不是个是傻的,眼见李家郎君都过去行礼的,他自然也不会站着不动,倒是长孙无忌兄弟之前已和众人行过礼,他们进屋之后,只向各位长辈打了个招呼,就站到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