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家没有这心事,咱们非要勉强,那就是结亲不成反成仇了”长孙王妃瞧出他的不忿,心头不由微叹了口气,好声好气的劝道。
“你嫂嫂说得不错,前朝隋炀帝就是因为事事只顾自己的私欲,不顾天下人意愿,一味任性妄为,才落得如此下场,所谓后世不忘前车之鉴,这前朝灭亡还不到两年,我们身为皇子,切不可不吸取教训。”李二郎在一旁跟着补了一句。
“我知道了。”元吉眼见兄嫂都如此严肃,不再敢倔,忙应了一声,不过瞧他表情显然并不十分赞同他们的话。
长孙见状心里微叹了口气,可事已至此,这时候再更改意愿将更为不美,只盼这两人真能对上眼,以后元吉在妻子的影响下,越来越懂事成熟。
第二日,长孙就给杨珪娘下了贴子,约她三日后去悠然居喝茶,杨珪娘接到贴子,也没多想,很爽快就答应了。
她对长孙王妃的印象特别好,面对她的邀请,自然不会拒绝,她的母亲郑氏却想得多了些,以长孙王妃的身份,如没什么事,对女儿再有好感,怕也不会突然约她喝茶。
她很快想到了李家尚未成亲的嫡皇子元吉一念至此,郑氏微微皱了下眉头,可此时让女儿不去赴约显然也不合适,只叮嘱了女儿一句:“去吧,注意在王妃面前不可失礼。”
三日后,杨珪娘应约来到悠然居,两日前已经得了通知的元吉早一步来到悠然居,找了个不易被人发现、又能看到外面来往客人的房间坐下。
这小子平日里胆大包天,府里姬妾也有了好几名,这会正式来相姑娘反有些紧张,不敢一个人来,也不敢找二哥相陪,无奈之余便寻了姐夫柴绍,让他陪着自己一起来了悠然居。
长孙王妃已有五个来月的身孕,身子颇有些显怀,为此杨珪娘来到悠然居门口的时候,她并未出来相迎,而是让阿丑前去迎接。
杨珪娘仍是一身浅绿色衫裙,她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肤色白皙如玉,身材娇小玲珑,五官娇美动人,再配着她那双灵动活鲜的大眼,特别合适穿绿色。
身着绿色衫裙的她就中同春天的精灵一般,美得让人移不开视线,坐在楼上的元吉一看到她,眼睛就直了,直到她随着长孙一同进了茶楼,看不见身影了,还怔怔的望着窗外发呆。
“喂,回神了,回神了,元吉,看样子你对这姑娘很满意啊。”柴绍见着他那傻样,忍不住有些好笑,伸手轻轻在他肩膀上拍了一掌。
“姐姐和二嫂同时看中的人,自然是不差的。”李元吉俊面微微一红,有些不自在低头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才接口道。
“以你的性子居然还知道害羞,看样子是真动了心啊”柴绍颇瞧得颇为惊讶。
“”李元吉。
长孙和平阳公主很快就知道了元吉的心事,长孙听完平阳公主的描述后,一直提着的心也微微放了下来,既然元吉对杨珪娘如此满意,两人结亲后应该会对她好。
她之前和元吉说的那番话是以防万一,正常情况,只要他们开口提了前,杨家拒绝的可能性极低,毕竟皇家提亲,敢拒绝的人家并不多。
既然确定了元吉的心事,这事肯定是要先通知大嫂,太子妃郑氏听说这事后,颇为惊讶,不过很快也表示拍手赞同,元吉几乎是她看着长大的。
这孩子身上虽有各种毛病,但对她这个长嫂却不错,她和太子建成一般,很偏爱这个弟弟,杨珪娘她也见过,那丫头当年就非常讨人喜欢,她的母亲也知书达理。
如今既是长孙和平阳都看好她,定然是越来越出众了,既然难得一见的好女子,能聘回来给元吉为妻,她自然很高兴。
得了郑氏的回复,接下来便由长孙王妃下贴子,请杨珪娘母亲郑氏来秦王府作客,郑氏接到王妃的贴子后,就愈发的肯定自己的猜测了,明白李家有意与自家结亲。
按理皇家有意与自己结果,这是天大的喜事,可问题是元吉去年弃太原而逃回长安的事影响实在不太好,要让她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她心里实在是
第一百三十章 元吉定亲(下)
罢了,贴子都下了,不去肯定是不行的,先去看看再说,长孙王妃只是给自己下贴子,而不是皇帝直接下旨指婚,喻意很明显,李家想先问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