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盛唐贤后 方之影 710 字 2022-10-14

“你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不管怎么艰难,人口接收这一块都不能有半点马虎,明日我便召集户部,查查国库中的余粮,看看除了军粮之外,还能抽调多少出来。”

“实在不足的,再从各世家大族、和商贾大户手中征调一些,等过了年我就去一趟玉华山,正好到辅机那看看,瞧瞧咱大唐还有多少粮食可用。”李世民点了点头。

玉华山离京只有百里左右,那地方是个天然的练兵场,此次北伐的粮草大营就设立在离玉华山只有二十余地的地方。

“这,这从世家大族和商贾大户手中征粮,陛下想让什么人去征啊?”房玄龄闻声先是一怔,紧接着脱口问了一句,他身为宰相,虽然不是主管户部,但对国库里还多少粮食心里还是清楚的。

“怎么,看玄龄你这样子,你对国库存粮情况是很清楚了,知道此次归附的人口若太多,粮食根本供不上,是么?”李世民听得眼一眯,朝他看了过来。

“陛下,北伐之战,人力物力都消耗无数,咱们的存粮确实不多,在没有外耗费的情况下,再供应半年战事问题不大,可此次归来的人口,若超过五十万,咱们的粮食就会很吃紧。”房玄龄沉默了一会,才接口道。

“朕知道了,明日就让人去调查关中大户手中的情况,不日将从他们手中征调粮食,至于派什么人去,就让侯君集去吧,北伐的时候,他受了伤,上不了战场。”

“最近已经能下床走动,这征粮也不像打仗,不需要耗费太多体力,以他的手段,朕相信不会征不回来粮食的。”李世民道。

“陛下,让侯将军去,这”房玄龄闻声吃了一惊。

“我知道你担心他手段太刚,容易引起大家的逆反心理,我没准备让他做主官,让温彥博为主,侯君集为辅,温彥博仁慈稳重,由他打头,礼在先,兵在后。”

“朕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会先派人去摸一摸大家的底,只征调他们手中多余的粮食,不会动他们自己的口粮。”

“这些人享着荣华富贵,若在此国家困难之际,连这点忙都不帮那就怪不得朕心狠手辣、不讲情面了。”李世民道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将一个铁血帝王的手段和心性表露得淋漓尽致。

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伐大捷(中)

竖日,李世民让人去查调关中大户手中存粮。

三日后,边报传来,与突厥接壤之地被掳去的汉人,以及周边一些小部落因草原大灾意属归附大唐的人数加起来共有百万之众。

李世民看到这个边报,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么多人口进来,能大大减缓大唐人口不足的压力。

只要把这些人安置妥当,待他们安定下来之后,再组织他们去开荒垦田,从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有极大好处的。

他忧的是突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光是粮食这一块的需求就十分惊人,而国家因北伐之战的巨大消耗,手中存粮并不多了。

他沉思了片刻,召来大臣商议了一番,先下了一道旨意,让各地官员好生接收这些人口,给他们上户籍,办置田地,荒田和良田搭配分拨。

至于粮食这一块,他告诉当地官员,除了他们想办法自筹,朝庭也会想法子拨粮下去。

接收人口的旨意下去之后接下来就是筹粮了,去年光景还算不错,今年却很一般,加上打仗,今年的税赋比往年加了两成,百姓自己的日子已经过得十分艰难,不可能再从他们手中征粮。

从百姓手中征粮行不通,李世民就只能考虑从各地大族商贾手中征粮。

他一开始只打算在关中征粮,但看了归来的人口数量之后,发现单靠关中解决不了问题。

现归来的还只是部分人口,若真打败了突厥,届时只怕会有更多的人口归来,那时候更需要大量粮食,国家突然间增加这么多张嘴,单靠关中大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只有全国同时筹备,才有可能度过难关,收接灾民的圣旨下去后的第二日,李世民召开了大朝会,这次朝会的宗旨就是讨论关于如何安抚灾民和筹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