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平阳公主那般文武全才的贵女不容易,但选个大气一些的应该不难,今朝对女子并不算苛严,很多贵女除了女红之外,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学骑射,蹴鞠,打马球等等。
长孙皇后将京城的贵女挨个挼了一遍,一开始是从武将家里挼,结果发现武将家的小娘子,要么是相貌不够出众,要么是才情不够出众,都与哲威不太般配。
武将家的不行,就从文臣家里选吧,可文臣家里的小娘子,不是年纪不合适,就是性格太过文静,选了小半个月,都没选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的长孙皇后焦虑起来。
她怕自己居于深宫,对外面贵女的了解不够全面,干脆将一些宗亲的家眷召进宫来,向她们打听诸贵女们的情况。
夏江王李道宗是李氏宗室里年纪与李世民最为接近的人,也是宗室中为数不多的能征善战的王爷,他与李世民的关系一向很好,他的王妃赵氏与长孙皇后的关系也不错。
“娘娘,臣妹这边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夏江王妃赵氏听了长孙皇后的要求,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哦,却不知弟妹所说的是什么人?”长孙皇后听得双目一亮。
“散骑常侍姚思廉姚大人的孙女,姚大人虽是典型的文人,但她的孙女倒是难得的文武全才。”
“只不过这小娘子去年才回京,若非在去岁岁末、京都一帮贵女们举行的马不赛,出了点风头,臣妹都不会注意到她。”赵王妃笑着接口道。
“是么?世代书香的姚大人家居然出了个文武全才的小娘子?她今年多大了?却不知定亲与否?”长孙皇后听得眼睛愈发的亮了几分,连忙接着追问。
这姚思廉姚大人行事比较低调,也没有爵位在身,再加上他年岁不轻了,他那个孙女又是刚回京不久,搜罗京都贵女资料的时候,长孙皇后一时竟把她给漏掉了。
“年方十四,据我所知还没有蹲,不过那孩子样样出众,去年岁未小出了把风头之后,怕是有不少人家开始惦记了。”赵王妃接口道。
第三百零三章 指婚(中)
从赵王妃口中听了姚家小娘子的事后,长孙皇后一刻也坐不住,很快让人去召姚思廉的儿媳妇携闺女入宫觐见。
姚家世代书香,家风极严,姚思廉性情耿直,品行高洁,精于史事,近年来一直在随魏征一同修梁陈二史,这等人家的小娘子,长孙相信不会差哪去。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是想亲眼见一见姚家小娘子,没法子,谁让她对柴哲威这孩子实在太过看重和喜爱呢。
不管是对于这孩子本身的感情还是于出对平阳公主的追思,她都不希望看到柴哲威的婚姻有半点不和谐的地方。
赵王妃口中的姚家小娘子是姚思廉的第三子的嫡女,他这个儿子也是进士出身,曾在外地任职,前年刚调回京都,现出任下五品的太常丞。
姚三郎的妻子姓张,膝下共有三子一女,他这个女儿就是赵王妃口中的姚小娘子,年方十四,长得秀丽出尘,灵慧知礼,单名一个芷字。
张氏得到皇后的召谕时颇有些吃惊,她的丈夫不过一个下五品的太常丞,平日里的宫宴什么的,她都没有入宫的资格,皇后突然召她干什么,还让她带上女儿?
再想想去年刚被纳进宫的郑婕妤,她心头莫明一紧,难不成皇后在用这种方式在为陛下小规模选秀?可是她家压根没有让女儿入宫的想法啊。
其他人家或许有让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野心,他们姚家真是一点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
可皇后下了凤谕,她不去显然不行,这可怎么办呢?怀着这样的揣测和不安,好不容易等到丈夫下班回来,张氏立即将丈夫拽到一旁,将心里的不安说了。
“应该不至于吧,皇后娘娘也不是随便就会陛下纳人的人,那郑婕妤算是意外,去年陛下不是亲口说了么,近期他绝不会开宫选秀。”姚三听完之后,沉吟了一会,才接口道。
“那皇后娘娘突然召妾身所为何事?以妾身的身份,无召根本不能入宫啊,你也知道,咱们家芷娘,她那性子,根本不合适入宫”张氏仍然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