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此事都表明李世民确实极具同理心的皇帝。
就这么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再次让李世民的声威刷新了高度。
贞观六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就到了贞观七年,贞观七年,不少皇子都长大了,到了要选妃的年纪。
太子李承乾亦是如此,李承乾身为李世民的嫡长子,八岁就被立为太子,自被立太子以来的表现得到了所有的朝臣认可。
这位太子,既为嫡,又为长,再加上本身的人品才华,各方面都找不到什么瑕疵,在大唐百姓和朝臣们心中,他简直是个再完美不过的太子。
这样的一个完美太子要选妃,自然是国之大事,不仅帝后操心,这满朝的文武大臣也很操心。
以太子这些年表现出来的才干,再加上帝后对他的重视,他上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太子妃一位,不知多少人眼红惦记。
只要是家里有女儿的,年纪对得上的,品德过得去的,父祖职位不是太低的,基本上都动了心事。
可太子妃一事系关重大,即便是帝后也不敢有半分轻忽,家世,人品,以及他们身后所涉及一切势力,都是要需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这个人选一时半会想要定下来着实不易。
不过看到这么多人对太子妃的位置渴盼,李世民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得意的。
这么多人想要这位置,说白了还是看好太子,看到太子出色,他这个做父亲的心里满满的都是骄傲。
李承乾是他的嫡长子,可谓是宠爱入骨,虽然因为他是太子,对他的要求比较高,但心里的那喜欢疼爱之情,旁人是难以体会的。
“皇后,你说说乾儿这婚事,该怎么选呢?”三月中旬的某一天,李世民歇在立政殿,和妻子说起嫡长子的婚事时,颇有些犯愁。
“这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来,慢慢访,太子妃一职非同小可,容不得半点轻忽,人选臣妾先寻着,觉得有合适的再和陛下商量,如何?”长孙皇后接口道。
“嗯,也只能如此了,这事就交给你寻摸着吧,你的眼光朕是信得过的,别的不说,但说哲威那媳妇,是真不错,看着他们小夫妻过得那个甜蜜,朕仿若都看见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姐姐泉下有知,想必也会感到安慰。”李世民点了点头。
一夜无话,接下来长孙皇后就开始了为儿子找媳妇的生涯。
太子妃不比寻常,只要中间不出差错,现在的太子妃就是日后的皇后,容不得有半点轻忽。
就在长孙皇后打起十二分精神,为儿子寻摸合适贵女的时候,李承乾突然病了。
这孩子在朝臣们看来,什么都好,就是身子骨不如他父亲那般强健。
太子的弓马骑射都不如只比他小了几个月的蜀王,好在现在大唐天下早已安稳,不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的马上帝王,以太子现在的表现,足以胜任他的职责。
他这一病,选妃之事,自然而然的就搁浅下来,李世民十分焦虑,派蒋太医前往东宫诊治。
蒋太医诊治之后回复皇帝,说太子不什么大病,只不过是身体有些先天不足,不宜过度劳神,静养些时日即可。
李世民听了,立好免了他继续去国子监读书,每日只让孔颖达来为他讲些古事,同时请了天竺高僧为他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