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第一段十二个字说出,秦云和贾玄的身形已是怔住了。
目瞪口呆!
简简单单十二个字,朗朗上口,其中却也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没错,人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之所以人会不同,完全是因为后天的环境不同。
想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思,秦云和贾玄心里已是激动的扑通扑通了!
他们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那就是孙七天这本书如果足够完整的话。
当是一神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接着,孙七天就说出了第二句话,依旧是朗朗上口,依旧是简单易学。
而且。
是承接上一句的。
听到这里,秦云和贾玄两人心中更是激动。
既简单又蕴含人生道理的书
是真实存在的!
同时。
他们看待孙七天的态度,进一步上升。
惊为天人!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孙七天继续。
“这两句听起来似乎是两个典故…”
“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或许是我们没听过的典故也说不定,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中蕴含的意思。”
两个典故院长秦云和贾玄并没有听过,但却能从这简单的文字当中,体会到孙七天想要表达的意思。
厉害,太厉害了!
院长秦云思索着三字经里所蕴含的道理,全都是一些浅显易懂,能让幼童认识到读书好处的道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秦云这边正想着,孙七天接下来的话,直接将这个道理再次升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