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竞赛中州2进1,难度将会更大!”
“呵呵,我们求他?笑话!”
“如果苏羽还想晋级,不是我们求他进组,而是苏羽求我们进组好吗?”
“就是,上次后期还有穿帮镜头呢,这可是致命错误!也不知道他走了什么狗屎运晋级的。”
“不知道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
刚开始,论坛上的评论几乎一边倒,不少人都认为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前途,反叛阎浩博。
但有一些人很快就站出来表明态度,说绝对不会帮苏羽干一秒钟的活儿。
论坛已经不再讨论关于余诗霜的事儿,大家默认她反水。
现在讨论最多的话题是,谁是第三个背刺阎浩博的人?
甚至有人根据那份名单上人的性格列出了可能性最高的几个人,还为此开了盘。
蒋雨婷越来越看不下去,索性关闭了网页,眼不见心不烦。
论坛上有那么想的人其实很正常。
因为这场竞赛最终能获得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就算最后拿不到冠军,也在竞赛的过程中给自己打出了知名度,能走几轮是几轮。
其实中州戏剧学院,几乎全部的学生,都报名了《我是导演》。
可大部分人在海选的时候就已经被刷了下来。
那怎么办呢?
给已经入围出线的导演打下手呗。
1是能在制作过程中获得相关经验。
2则是在影片的结尾挂上自己的名字,为今后的影视前途铺路。
3,一旦爆火,这批人就可以说自己曾经参与制作过什么什么作品,形成很高的起点。
这三点结合起来,他们的起点就会非常高。
一出学校就可以进入不错的剧组,从而形成滚雪球优势,不断参与好作品。
相当于刷履历了。
阎浩博作为世家圈子的代表,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在其他人之上,甚至不用他邀请,大批的人抢着进入阎浩博的团队。
有一个算一个,团队里一下子挤了几十号人,各种职位都被占满。
但蒋雨婷不同,她确确实实是被阎浩博邀请进入团队的。
在苏羽没有背景,能力也被遭质疑,自然被人排除在外。
苏羽在公开叫嚣,疑似宣战以后,直接被圈子排除在外,几乎所有人都与苏羽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