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国哪个人敢在一年内考院试、乡试?
要知道院试、乡试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乡试不仅要考小说,还要考文气,就算在九国之中,也只有一两个绝顶天才能在一年内考院试、乡试。
那一两个绝顶天才还是国文府全力培养出来的。
宋微微微冷笑道:“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今年就参加乡试?现在离乡试也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吧!”
殷教谕平静的看着宋微,说道:“你可知他的《神雕》《聊斋》都上过文报。”
宋微道:“我是文报的编修自然知道,能上文报也未必能考三品小说家。”
殷教谕继续道:“那你可知他的《神雕》已经成为千人追捧之作了?”
此言一出,讲师室的老师们都是面露震惊之色,就连宋微也是一脸错愕。
“神雕成为千人追捧之作了?”
“这才多长时间?”
“虽然我早知道《神雕》迟早会成为千人追捧之作,但没想到这么快。”
讲师们面面相觑,都是大感震惊。
忽听李长歌弱弱的举手道:“殷教谕,前几天《神雕》刚成万人追捧了,徐县令没在书信中跟你说吗?”
此话一出,讲师室中的老师们都彻底静了下来,一个个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李长歌。
二品小说家写出来的万人追捧之作?
没记错的话,他年纪不到二十吧?
不到二十岁,便写出一本万人追捧的著作?
殷鹿山诧异的看向李长歌,接着运上文气,动用中品小说家的“明察秋毫”,便发现李长歌并没有说谎。
“好个李长歌,《神雕》竟然已成万人追捧之作了!这个徐云居然没有告诉我!”殷鹿山大笑道,心想难怪他准备去考乡试,《神雕》成为万人追捧之作,他的文气也必定达到碗境,自己先前还有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