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光是每个读过大学的人们最深刻的记忆。大学里不仅是博学的海洋,同样成就着友谊,孕育着爱情。大学生们从这里学习专业知识、建立人际关系;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未知的一切;也是从这里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大学也最终也成为了无数人的梦和回忆。
佳旺报考了东北的一所商业大学,开学的时候正赶上家里的养猪场闹瘟疫,父亲脱不开身,爷爷腿脚不便,母亲又要照顾家里,所以佳旺只身一人踏上了开往东北的火车。
一下火车,出了出站口就看到了学校醒目的条幅:xx大学欢迎2001级新生入学。佳旺出示了录取通知书,几个热情的学长将他引领到广场上的一处专门接待新生的凉亭,几个学姐一见佳旺,眼睛立即明亮了起来,抢着帮佳旺登记。
在场的一位学长干咳了几声:“都别瞅了,都老麽咔痴眼的,瞅啥瞅,也就往(我)们些汉(稀罕)你们,别见着俊(读zun四声)的就惦记,消停的干活。”
众学姐齐声道:“滚一边拉去,谁歇罕你们,往自己个脸上贴金。”
佳旺初来来东北,对东北话不太通,但大概意思明白,看来大学的确不同于高中,相对更开放,更直接,又或许东北人爽朗的性格特点,说话都这样直来直去。
车要整点发,上一辆车刚刚走,还要等很长时间。佳旺闲着无聊,在广场上闲逛。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个孩子,操着外地口音向佳旺求助。女人钱包丢了,孩子没吃东西,要佳旺给几块钱给孩子买东西吃,佳旺毫不犹豫的给了五块钱,对方十分感激的走了;广场上有几个皮肤黝黑的人,女的扎着头巾,带着口罩,男的蹲在地上抽烟,不停的叫卖着:“松子,松子便宜啦,松子15元。”松子是东北的特产,有心要买,可是钱都在皮箱里,兜里的零钱给了刚刚的妇人;又有拿着小牌子,上面写着旅店字样,见人就拉客的老大娘;广场前面有地下通道,佳旺下去后发现,里面竟然是庞大的地下商业街,人流攒动,十分热闹,佳旺不敢往里走,因为太大,生怕转不出来。
这是一个看起来比较老旧的城市,尤其是火车站,但佳旺明白,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城市,听说有很多欧式建筑,可是佳旺没有看见。
整点发车了,汽车一路向北。透着车窗,佳旺能够感受到这个最北方的省会城市的繁华,从招生简章上佳旺了解道,自己所考的学校是前年才合并的新校,但都是历史悠久的两个学校合并,自己报考的专业也算是这个学校的比较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学科。校区在松花江北岸,听说自己所在的会计学院也是这个学校最大的学院,只是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只能报考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的分数远远不够。
车程不短,跨过江桥又走了一段路才到。学校周边显得有些荒芜,不远处的村落清晰可见,路过一处排联排的别墅,联排别墅的南面面散落着独栋别墅,有的已经装修完毕,隐约有着烟火痕迹,其余的大多数则烂尾在那里,显得有些破败不堪。
大学分东区和西区,车直接开到了东区的停车场。所有来报到的新生,和送学生的家长们陆续下车,被身上挎着绸缎条幅的学哥学姐们引领着排队办手续。
此时正赶上下课,源源不断从大楼里走出来的学生们,望这群排着队,呆头呆脑东张西望的新生们,时不时的议论着,笑着,边走边欣赏着,仿佛那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样。直到佳旺上大二的时候,亲眼目睹了新生入学的场景,才深刻体会到此时此刻作为学长们的感受,以及当时作为新生,自己的蠢萌。
交了学费,领了军装、行李、脸盆、床单、收音机、大水缸子等物品后,在一位学哥和一位学姐的帮忙和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寝室。
寝室就是刚刚自己看到的那栋联排别墅。
学哥调侃道:“你们这届学生享福啊,住别墅,半夜不熄灯,有大阳台,还有独立卫生间。”
原来学校合并后,又赶上国家扩招政策,原有的宿舍不够用,所以临时把这栋联排别墅买了下来,临时做宿舍,宿舍名字就是后来学校里最出名的第五公寓。
佳旺的寝室在二楼朝阳位置,是个六人间,对门朝北是个四人间,中间是卫生间。楼上是八人间,有个大阳台,一楼是一个双人间一个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