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我现在在一个交通频道做毕业实习。我挺想留下来的。但是,我的节目短信参与度总是不太高。我害怕台里领导会因为这个觉得我的节目不受欢迎。您能教教我,怎么让听众多发点短信吗?”
按了回车键后,她屏气凝神,一瞬不瞬地盯着林风的头像。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个红色的logo终于晃动了。秦臻马上用颤抖的手点开。
“如果想提高短信参与度,那就需要分析一下你的受众里发短信参与节目的主要群体是那些人。”
秦臻马上按照林风的思路思考了一下。
“我现在主持的是晚间时段。受众主要是夜班司机和学生。但司机发短信的不多,他们主要是打电话。发短信的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学生。林老师,我大概明白了。如果我想提高短信参与度,那就将节目内容侧重校园方面,是这个意思吗?”
秦臻将自己分析出的结果发给了林风。
而这次,她等待的时候有些漫长。因为对话框上方一会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一会又没有了,过一会又出现“对方正在输入”。秦臻很纳闷,大哥哥在写什么,怎么输入了这么时间?而且,好像一边写一边在思考。
十分钟后,林风终于发出了一段话。
“如果单纯想在短时间内提高短信参与度,你可以用这个方法。但长期来看,我的意见是不赞成的。你刚刚也说了,受众除了学生还有夜班司机。你有没有想过,司机为什么不喜欢发短信,而只选择打电话呢?答案很简单,他们开车,不具备发短信的条件。但他们也是听众啊!而且,相比学生,司机的黏性更高,对广播节目的需求也更高。因为在开车的过程中,他们看不了电视、用不了手机,只能听广播。这就是为什么司机会将广播节目主持人当作知心朋友的原因。你想一想,有多少司机其实是从来没有参与过节目,但却每天都准时收听节目呢?广播诉诸听觉,所以它的一大特性是‘伴随收听’。而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作,说白了其实就是陪伴。如果因为想要短期的短信参与度,而放弃这部分没有条件参与节目的听众,那才是损失。所以,我建议你,仔细想一想到底是为谁做节目?为了什么做节目?”
秦臻对着电脑屏幕陷入了沉思。林风最后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她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每次上节目,只要发短信、打电话的听众多,她就会很开心,觉得这期节目很成功。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那些手握着方向盘,根本没有条件参与节目的听众才更需要她这个“知心朋友”。
甚至,她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秦志远。依稀记得,父亲做出租车司机的时候,每天都忙忙碌碌,连午饭都是买个煎饼果子,匆匆忙忙在车上解决。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腾出时间去发短信呢?
可在深夜,却有那么多像父亲一样为了生计紧握着方向盘,孤独地行驶在城市道路上的夜班司机。没错,他们更需要她的陪伴。
“许大方,对不起,我不想要那‘二百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