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会冒出一条“看不懂拍的什么东西故弄玄虚”的差评,没过多久发博人的微博便会被攻陷。
这样的阵势比起什么饭圈互掐来得直接得多, 也吓人得多。
他们不允许《看挽灯》被污蔑, 就像不允许有人朝他们曾经亲身体会的阵痛吐唾沫那样。
第一天没抢到票的人忙着抢第二天的票,第二天没抢到票的忙忙着抢第三天的票。
这部电影被说得越是惊奇, 就越是有人想要挑刺。
然而人们如同下饺子一般冲进了锅里一般冲进了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却早已经忘记了挑刺的初衷。
业内,这部片子竟然没人敢骂。
看完之后,没人想到陶萄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年仅十九岁,也没人想到她不过入行一年半载。
后知后觉,才感受到可怕。
金虎奖没给陶萄,陶萄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却再次让影坛沸腾了起来。
傅南和学生一起去看了陶萄的这部片子,票是贵宾观影席的票,傅南的门生送的。
出来的时候,学生低声告诉傅南:“《看挽灯》今天就在国外的院线上映了,不知道反响怎么样。”
傅南没说话,拄着拐杖往前走。
青年小步跟了上去,上了车,傅南将拐杖倚在一旁,闭目养神。
青年想着陶萄电影里的某些画面,由衷的觉得震撼。
而让他更为惊讶的,大概是陶萄在电影当中呈现出来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