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晓小晏先生是大晏先生的掌上明珠,也是临川首富晏三叔的衣钵传人,这衣钵传承的可不是晏三叔的富贵。而是能带来富贵的东西,这东西还将声名、利益尽收怀中。
那就是与雕版印刷术脱离不开的三件宝:一是一手漂亮整齐方方正正的宋体字【2】,字形方正,横平竖直,菱角分明,结构整齐干净又严谨;
二是一双鲁班巧手,专门做雕版的刻刀——曲凿,于她手中灵巧无比,总能不多一分,不少一分,将字版刻出来。
三就是文人的学识了,世人总觉得若想做印坊,有能工巧匠就行,其实则不然。
许多刊工的功夫都在手上,只知道刻,却不晓得内容,所以市面上流通的书,许多有错字、别字,影响阅读。
这样的书流在市面上,岂不是误人子弟?这就需要辨别刊印的书中内容了。
简到稚子的书,如《三字经》、《百家姓》,繁到《史记》、《传灯录》,还有些医术典籍等。
印坊的刊印书籍内容之广,绝非识字会写就行的,需得涉猎许多书,懂得许多学识,才能在校对时,查找出其中的错处来,以免酿成大错。
晏宣礼晏三叔在官家还是颍王未封太子时,曾是颍王的老师,他的女儿,学识怎会差。只是宋朝没有女子进士科,不然这晏亭柔必会春榜登科。
晏亭柔晓得“写字提笔需安心静气”这话,爹爹定在讲学时说过无数次了,嘴上谈来终是浅。
于是就提笔将“继学斋”三字写了两遍。那杆紫毫毛笔在她手腕上婉若游龙,提笔便生顿挫。
两组字,一组龙飞凤舞的草书,一组方正齐整的宋体,她举着那张纸,“你们能看出那个是静心写的,那个是随意写的么?”
学生纷纷答,宋体字是静心之下所写。
“所以啊……”晏亭柔举着那一沓学生临摹的字帖,“可否好好静下心来写呢?这样横不平竖不直,七扭八歪的字,再厉害的刊工师傅,也刻不出来啊?这不是难为人家?”
学生笑做一片。
晏亭柔也不客气,好字都是练出来的,她的字也是一日一日写出来的。
下学时,她在之前大晏先生留的堂下临摹字帖的课业基础上,又加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