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日许愿,或求春颜永驻,或求觅得良人,或求巧手巧心,花神有求必应,十分灵验。
第二日是“踏青日”,碧草如茵,才绿浅地,山青花欲燃,郊野踏青,绝是美事一桩。
第三日是“种花日”,将院中花木拾掇一番,再装点写锦缎春幡,迎风飘扬,岂不美哉。
拜神日这天,城中寺庙道观,尽数开放,迎接信徒朝拜,街市热闹非凡,夜里还有花灯市可看,灯市上有挂花神灯的仪式,很是有趣。
晏亭柔此前从未如此在意过花朝节。因为要答谢赵拾雨相助之恩,她特地提前一天同丰秀儿了解了城中各类活动,还将这日去什么地方,吃什么饭安排了一通。
临川城外北十里,云山之上有座金山寺。因寺里有个花神殿,在花朝节这日香火最是鼎盛。
别看花神殿不过是个偏殿,这一日来膜拜的善男信女几将门槛踏破,殿外的供桌上摆满了各色鲜花绿枝,堆叠如山,也算是殿中一景。
因知这日人多,晏亭柔一早就起身开始筹备,仍是一辆雕花香车,配一辆随行马车,到杜府接上赵拾雨一干人等,奔着城外而来。
赵拾雨本就不在意这日有什么行程。对他而言,只两个,白日里同小柔一起过花朝节,晚上同小柔一起参加韩县令的晚宴。
可车上见小柔一脸困意,就觉得自己许是又让她费心了,就由着她阖眼,不说话。
丰秀儿过来敲车门时,晏亭柔才醒来,“小柔,我们走侧门人少些,我先前同这寺庙里的主持打过招呼了。”
晏府作为临川首富,对外各类应对交往全凭丰秀儿这个大管家,她怕这日金山寺人太多,提前就做了准备。
晏亭柔轻抚额头,对着赵拾雨说:“小王爷请吧。这金山寺的花神殿,在花朝节这日香火最佳。”
赵拾雨这才知晓,问:“求什么的香火?”
“良缘佳偶、春颜永驻、诸事顺心?你若心怀虔诚,我觉得什么都求得。”
赵拾雨轻笑了一下,“我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