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那名知客僧说,自己与佛缘浅,捐香火钱加持佛缘,说罢,便微笑着站在功德箱旁;
接着,那名讲经僧说,自己悟性太低,解起佛经一知半解,说罢,便严厉地将自己赶出门;
最后,那名都监僧说,自己慧根不生,不懂打通关节之法,说罢,便用朱笔在考卷上画叉;
可是,他已经捐了香火钱,交了符合规定的学杂费,也足够勤勉地学习,学经之余还帮忙九华寺干了许多杂活,为什么最后还是通过不了“比丘考”?
直到,九华寺来了模样丑陋的海真禅师,他来了之后,不到三年,整个九华寺的二百余位僧人逐渐消失了。
县上的百姓中便流传一种说法,说海真禅师佛法深厚,九华寺内的僧人皆是听其讲法顿悟,最终证得果位,已然到得西天极乐世界去了。
海真禅师则在僧人全都消失之后,留下自己要去苦海修行的消息,若有百姓有缘在苦海遇见墨色的雨,那便代表遇到佛泽,沐浴佛泽后能求得舍利子,服下即能立地成佛。
古英是对海真禅师十分信服的,直到服下舍利子之前皆是如此。
但是现在,还没死去的他,脑中却知晓了许多秘辛:
海真禅师,它竟然是沿海百姓无法入得佛门修行的怨念所化!
“佛泽”是它捕获带有向佛之心百姓的说辞,而所谓的服下舍利子能成佛,不过是成为海真禅师的一部分——
古英觉得身心疲惫。
人到世间,真是来受苦的。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他多多少少都体验过,喏,现下正在体验死苦。
“古兄,咱们到了。”
就在古英开始走马灯的同时,听得身侧扶着自己的少年如此说道。
男子的心念转了一路,张栩的“眼福·契合”也听了其心念一路。
少年在获知了不少法慧纪信息之余,也不由暗叹,法慧纪末的百姓活得真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