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此战大胜,粮草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拿下辽东城,荡平高句丽!”
“拿下辽东城,荡平高句丽!”
将士们纷纷手持长矛,振臂高呼道。
李承乾脸上浮现出灿烂的微笑。
士气已经上来了,接下来,就看这一战的最终战况了。
“将士们,随本宫冲啊……”
李承乾一马当先。
率先往辽东城冲去。
吓得长孙无忌和长孙冲,赶紧紧紧跟随左右。
“冲啊……冲……”
大唐将士没有孬种。
太子殿下都如此不要命了,将士们死又何妨!
嗷嗷直叫的大军,直奔辽东城而去。
因为是在深夜里,尽管高句丽防军,日夜有人监视唐军的一举一动。
半夜遭受攻击,还是让高句丽大军,瞬间惊慌失措起来。
唐军士气正盛,敌军慌乱反击。
当李承乾第一个翻越了,高句丽在辽东城修筑的长城。
唐军大队人马,很快便齐齐翻越了长城。
“杀……杀……杀……”
李承乾拔出佩剑,眼中目光坚定。
这一刻,他仿佛能感受到,秦王当时在战场上的心性。
“杀……杀……杀……”
十几万大军齐齐怒吼,声音足以惊天动地。
这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唐将士,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风。
天亮以前,大军顺利拿下了辽东城。
果然,辽东城内,粮草充足。
为了阻止唐军,高句丽在辽东备足了充足了粮草。
没曾想,竟然给大唐将士,做了嫁衣。
休整三日之后,大军兵分两路。
李承乾和侯君集,率军一路往白严城而去。
张亮和长孙无忌,则带队往东南行进。
双方约定在鸭绿江汇合。
白严城一战,几乎未遭遇高句丽大军的抵抗。
看来他们把大军主力,全部调遣到辽东城内了。
翻越千横山,大行城远远在望。
李承乾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
“侯将军,这大行城乃是高句丽重镇,想必守军数目可观。”
“趁现在我军大破辽东城的消息,未曾传到大行城,不如我们深夜偷袭此城。”
“太子殿下英明,末将以为甚好。”
侯君集抱拳施礼说道。
当晚,唐军偷袭大行城,此战大胜,而且我军损伤可以忽略不计。
大行城内,意气风发的李承乾,犒赏大军。
三日后,继续前行。
抵达鸭绿江前,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率领的大军,成功与太子李承乾汇合。
得知他们一路也是大胜,李承乾难掩喜悦之色。
说起鸭绿江,不得不说一下,鸭绿江的历史和由来。
鸭绿江,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隋唐时期浿水为大同江。鸭绿江之名,在唐朝被正式确定下来。
一说,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
二是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称其为鸭绿江。
李承乾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而去。
“诸位将军,鸭绿江对面,有高句丽大军营帐。”
“看来,他们也是做好了,万一辽东城失守的准备。”
李承乾话音落地。
众将军齐齐举起手中的千里眼。
果然,对面不但有大军营帐,而且还有士兵,在江对岸巡视着。
偌大的营帐里面,李承乾和众将军仔细商议着。
若是强行渡江的话,对面的弓箭手,势必会对我军造成大量的伤亡。
最终决定,派三千士兵,乘坐船只,深夜抵达对岸。
若是能悄无声息的,不被敌军发现的话,直接来个火烧连营。
也是天公作美。
当天夜里,西北风劲吹。
三千将士,趁着夜色登船。
乘风而下,直奔对岸而去。
此段河流本就不是很宽,换算成后世的距离,不过500米左右。
借助风势,三千将士很快抵达对岸。
风大浪急,再加上乃是深夜。抵达岸边的将士,并没有被巡防的高句丽士兵发现。
将士们手持横刀,悄悄登岸,逐一解决掉巡防的士兵后。
便开启了营帐内的杀戮模式。
当一片片火光在对岸点燃。
李承乾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将士们,随本宫登船,先锋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大军抵达对岸的时候,此时岸边,已经是血流成河。
这是整场战争中,唐军最为漂亮的胜仗,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尽歼敌军。
鸭绿江一战,也彻底突破了高句丽大军,最后一道自以为坚实的屏障。
大军连夜在江边,开始南北分散歼敌。
因为整条鸭绿江,不止是这一处有巡防士兵。
天亮前,唐军尽歼敌军,五万余人。
毫无疑问,高句丽的真正主力,已经剩下没有多少了。
偌大的营帐里,李承乾意气风发的再次召集众将士。
一番商议过后决定,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率军,继续往东南而行。
李承乾和侯君集则率部,直奔扶余城而去。
双方约定,最后在平壤城外汇合。
攻克了扶余城,平壤城前面只剩下一座寿夷城。
两场战斗,几乎都不费吹灰之力。
唐军摧古拉朽之势,在攻克辽东城后开始形成,在鸭绿江一战中,彻底让大军有了一种舍我其谁的士气。
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所率大军,同样一路攻无不克。
大军再次在平壤城外汇合。
休整三日后,李承乾一声令下。
唐军,继续在深夜里,袭击平壤城。
平壤城,城墙足有五米之高。
除了攻城之战略有伤亡以外,当入城的唐军将士,开启平壤城门。
这场战争,便已经注定了结局。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平壤城内,一处豪华的宫殿里。
李承乾正襟危坐,接受众将士的祝贺。
此情此景,李承乾喜极而泣。
此战大胜,唯一的遗憾是,高句丽王,至今未见踪迹。
算算日子,从贞观九年七月十六日离开长安城,已经足足有八个月了。
就连贞观十年的正元节和上元日,李承乾和将士们,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这八个月时间,李承乾的心性,得到了莫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