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锦衣卫报了名号后,那沁春阁的掌柜赶忙应下。
可是在那锦衣卫刚一离开,那掌柜便神色一变,朝着后院而去。
在碰见后院一名伙计时,小声的交代道:“给家里报个信,就说锦衣卫的纪指挥使定了点心。”
伙计闻言点头应是。
傍晚。
城北的一家酒楼外。
锦衣卫的都指挥使纪纲与一名乔装打扮后的宫中太监一前一后进入了酒楼中。
并且在短短的一刻钟后便又离开了酒楼。
而有关于摊丁入亩之策、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以及养廉银的消息,也像插上了翅膀,开始朝着整个南直隶范围内传了出去。
第二日清晨。
户部。
朱瞻基与内阁的杨士奇一同来到了这里。
此时户部的官员们正在努力的测算着近几年朝廷赋税中人头税的份额,分润到土地税中的增加比例、火耗数额、朝俸增加比例等等数据。
总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些不过就是几个字,具体要如何实施下去,还要有详细的计算。
只有将所有数额都计算清楚了,才能罗列出一个完整的新政推行方桉。
不过这些都是那夏元吉擅长的事情,朱瞻基与那杨士奇也压根插不进手,所以将这些事情全权交给了他来处理。
而杨士奇与朱瞻基,则在户部的院子内一边走着一边商量着等这些数据计算完成,并且拿出一个详尽的方桉后,该如何执行的事情。
“殿下,昨日微臣想了半宿,对该如何推行新政倒是有了些想法。”
听到这话的朱瞻基一边喝着豆浆,一边说道:“你来讲讲,我听着。”
说完,朱瞻基便坐在了那户部大院的石椅上。
在朱瞻基坐定后,一旁的杨士奇便站在朱瞻基的身边,准备开口讲。
可瞧见杨士奇还站着,朱瞻基顿时伸手指了指一旁另外一个石凳,道:“坐,坐下讲。”
朱瞻基说的轻松,可他是什么身份,尤其是在他杨士奇昨日看出了老皇帝朱棣的一点心思后,对于眼前这位长孙更是恭敬了。
与他同坐,杨士奇哪里敢。
“殿下”
见那杨士奇还要说什么来拒绝,朱瞻基直接说道:“叫你坐就坐。”
闻言,杨士奇只好坐了下去。
“好,继续讲吧。”
“是。”
“殿下,微臣觉得,要在南直隶推行新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说难,难就难在整个南直隶各处势力错综复杂,推行起来必然遭受各种各样的阻力。而说简单,就在于推行新政无非两种办法,怀柔法,铁血法。”
听着杨士奇的话,心中其实早有盘算的朱瞻基,倒是来了兴趣:“哦?怎么个怀柔法,又怎么个铁血法。”
杨士奇道:“怀柔法,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拆分出来,以那温水煮青蛙之法,缓步进行,同时配合养廉银之法,将各处势力与阻力分别瓦解拆分。此法胜在有条不紊,稳扎稳打。”
朱瞻基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继续问道:“那铁血法呢?”
“铁血法,便要简单一些。按照朝廷议定的法子,以朝廷之名昭告南直隶各府州,直接在整个南直隶施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哪里有阻力,就专门督办哪里,以强硬手段贯彻。若遇不遵朝廷法令者,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此法胜在简单有效,速度也快。”
随着杨士奇将自己的想法说完,朱瞻基对此颇为认同。
赞赏的说道:“说的不错,思路清晰明了,若行此法,必有所得。不过,可还有第三法?”
听到朱瞻基的赞赏,那杨士奇的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反应,反倒是听朱瞻基问起第三法时,面露诧异之色。
“第三法?”
正当杨士奇思虑之际,那户部的大门突然闯进一人来。
此人正是在那尚书房外值守的太监。
那太监在进入户部的大门后,左右张望,在见着朱瞻基时,赶忙便跑了过来。
“长孙殿下!”
正在一同商议着那推行新政之法的朱瞻基与杨士奇,顿时被此人的喊声吸引了注意力。
瞧着此人神色匆匆的赶来,不知为什么,那杨士奇的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殿下!内阁的杨荣杨大人命小的来传话,说是南直隶一些府州衙门一大早的便传来折子,说是新政太过苛刻,各地督办难度太大,请求朝廷重新审议!”
随着这太监的话说完,朱瞻基还没说什么,一旁的杨士奇便脸色惊变!
昨日清晨刚刚定下的方桉,南直隶各州府是如何知晓的?
如今新政内容已泄,他所提出的二法中那怀柔法便再无用处。
温水煮青蛙,那也得青蛙不知道。
青蛙知道了结局,这个办法就一文不值了。
这推行新政的法子还没议定,便已经损失了一半,这让负责辅左朱瞻基推行新政的杨士奇如何不惊不怒。
而那铁血法虽说还能用,但面对的阻力也将提升到了顶点。
难度倍升。
这新政还未推行,各地请求重新审议的折子便已经递上来了,等推行时,还会面临多大的阻力,可想而知。
也就是如今朱瞻基在他身边,他杨士奇还能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转身对着身边的朱瞻基说道:“殿下,微臣虽不知新政内容是从何泄露,但此事非同小可,天机已泄,这新政推行只怕是难上加难了!”
瞧着杨士奇脸上那焦虑的神色,朱瞻基却是抬手笑着摆了摆,冷静的说道:“杨大人稍安勿躁。”
听到朱瞻基这话,瞧着他冷静从容的神态,杨士奇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失态。
在对朱瞻基躬身告歉的同时,也缓缓收敛了情绪,恢复了冷静。
当然,被朱瞻基这么一提醒,那杨士奇的心中还是有些尴尬的。
他本是皇上叫来辅左长孙殿下的,却不曾想,遇到事情自己反倒是被长孙殿下给教育了。
而见杨士奇冷静下来后,朱瞻基这才轻笑着说道:“杨大人,忘了我刚刚对你说的第三法了吗?我这办法虽然没有杨大人的多,也没杨大人的好,但用在此时,倒正合适。”
说完,不等那杨士奇再问什么,便又说道:“走吧,既然各府州都递了折子上来,我们也去瞧瞧都说了些什么吧。”
“对了,将夏元吉夏尚书也叫上。”
自户部大院走出后,朱瞻基带着那夏元吉、杨士奇一同来到了内阁所在的尚书房中。
此时的尚书房内早已不同于往日的冷清模样。
在朱瞻基下令给内阁增派人手后,这内阁诸位大学士的手下都各自增加了四五名不等的协办大学士。
如今这聚在一起,人数倒还真不少。
随着朱瞻基等人的走进,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朱瞻基的身上。
来到近前,朱瞻基随口便对着那杨荣问道:“折子呢,上面都写什么了?”
闻言,杨荣道:“折子的内容大同小异,无外乎根据他们各州府的情况来表示各地不适用新政的内容,并一一解释。”
听着杨荣的回答,朱瞻基点了点头,随后瞧了瞧在场的所有人,笑着挥手将他们驱散,说道:“行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吧。”
见朱瞻基如此,在场众人倒真的松了口气。
倒不是说害怕那新政推行不开,而是怕朱瞻基因此而怪罪他们内阁的人。
毕竟,这新政的内容从昨日到如今有谁知晓?
除了当初在那乾清宫中与皇上、太子、长孙一同议事的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外,也就是他们内阁的这些协办大学士以及户部的人知道一些风声。
若是找不到泄密的人,长孙真的怪罪下来,他们一个个都吃不了兜着走。
毕竟,如今这位年纪轻轻的长孙殿下可是身兼锦衣卫与监国之权。
就是当初那内阁首辅解缙,也不被眼前这位长孙殿下一句话给打发回家醒酒去了吗?
如今都多少天了,这酒还没醒完呢。
只怕长孙殿下不开口,这酒是醒不完了。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几十年的官场沉浮,可能就要功亏一篑了。
不过,好在并没有怪罪,众人也就放心的离开了。
随着这些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们一个个离开,返回到各殿内处置政务。
整个尚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
而朱瞻基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消失,转身来到了那龙椅上坐下后,目光扫视场中的杨士奇与夏元吉。
在朱瞻基瞧着他们二人的同时,这二人也正看着朱瞻基,等待着朱瞻基下命令。
可就当二人满脸愁容的等待时,那龙椅上坐着的朱瞻基却突然笑了。
“行了,二位,都别绷着个脸了。”
“此次新政内容泄露虽然看上去使局面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可也未必都是坏事。”
听到朱瞻基这话,那杨士奇与夏元吉二人却是精神一震。
未必是坏事,难不成长孙殿下有什么好办法?
在二人期待的目光中,朱瞻基轻笑着问道:“二位,可曾读过兵书?”
夏元吉与杨士奇对视一眼后,各自说道:“倒是学过一些。”
朱瞻基点头,道:“孙子兵法有言,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也,胜可知而不可为。”
“两军交战,若想不败,不在于别人,在于自身。而想要胜敌,也不在自身,而在于对手。”
“若他们故作不知而暗地准备,我还真不好随便动他们。但如今,他们虽然出其不意的来了一招先发制人,但也恰恰因为他们这次的出手,给了本殿下破敌之法。”
说到这里,朱瞻基还笑着看向了那杨士奇,道:“这便是本殿下与你说的第三法。”
“不动如山,顺藤摸瓜,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朱瞻基所说的这四个词,完完全全将他的计划全部表现了出来。
从不动如山,到顺藤摸瓜,到敲山震虎,再到最后的杀鸡儆猴,直至功成身退。
这便是朱瞻基的整个计划。
只不过,在其中朱瞻基故意隐藏了一步,诱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