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既然跑不了,那就干!

眼看着这局势渐渐便要收不了场。

就连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也只能站在一旁而什么都说不出来时。

这场风波的中心人物,朱瞻基缓缓叹了口气。

虽然如今的局势似乎又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了,指不定这次还能获罪。

可是,没用了

自己这个逃跑计划在老爷子知道的那一瞬间,不管再如何的发展,都没有用了。

就算自己获罪了,只要老爷子不愿意,他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这京城之内。

试想,老爷子知道他朱瞻基的心思后,还能让他跑到外边享福去吗?

不仅是这次不可能,就是往后,都再无可能了

此时的朱瞻基,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对他而言‘十分残酷’的现实。

瞧着那站在大殿之上,木愣的不知该如何是好的亲弟弟朱瞻墉,朱瞻基也不再装傻,缓步来到了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退下后,对着那龙椅之上的老爷子拱手说道:“爷爷,孙儿请召锦衣卫副千户卢翼上朝!”

不知为何,就当那龙椅上的朱棣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收场时,见到朱瞻基这小子走出,心中却突然安定下来。

在他看来,这小子如今走出来,必然是有所把握的。

想到此处,朱棣当即说道:“宣。”

然而,那纪纲在听到这个人名时,眼眸中却突然闪烁出慌乱惊恐的神色,不可置信的看向了场中澹定自若的朱瞻基。

片刻后。

卢翼上朝。

在行礼跪拜之礼后,看向了朱瞻基。

而朱瞻基则点了点头,说道:“让纪指挥使死个瞑目吧。”

闻言,卢翼点了点头,随后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说道:“禀皇上,此乃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府中财物罗列清单,现放置于京郊一处山庄之内,这暗中转移之事,正是属下受纪大人所差办。”

“这些,是纪大人这些日子以来,暗中与属下来往的书信。”

“此刻殿外,还有参与此事的一十六人,皆可作为人证。”

说完,在那赵公公接过东西之后,便将脑袋磕在了地上,等待朱棣的话。

而那龙椅上的朱棣,在听到这些话后,连书信都不带看一眼的。

他就知道,自己所看重的继任之君,怎么可能被这纪纲在暗中摆一道的。

转头看向那纪纲,问道:“纪纲,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在听到朱瞻基说起卢翼这个名字的时候,纪纲便猜到了这个结局。

卢翼,可是他在锦衣卫中最信任之人,也是他在锦衣卫暗中培植的人,自己所有的秘密他都知晓。

面对朱棣的讯问,纪纲站在原地一声不吭。

不是他不说,而是在这些罪证之下,他已无可辩驳。

无论他再说什么,今日都逃不脱一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命运。

见那纪纲如此,龙椅上的朱棣也没了耐心:“统统带下去,择日问斩!”

随着朱棣的话说出口,一旁的樊忠当即便要上前。

可就在这一瞬间,那沉默着,如待罪羔羊一般的纪纲,却在这一刻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把附在腰带之中的软剑!

当着这满朝文武的面,径直朝着朱瞻基冲了过来。

这突然出现的变故,让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眼看着那纪纲已经冲到了朱瞻基的面前,而朱瞻基却手无寸铁危机万分之际。

这朝堂之上的武将们纷纷怒起。

龙椅上的朱棣腾的站了起来。

一旁与太子爷站在一起的朱高煦,更是暴喝:

“纪纲尔敢!”

这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区区纪纲,竟然敢在他们这些功勋卓着的武将面前搬弄武艺。

更没想到,这纪纲竟然连面见圣上,那身上都带着软剑,还藏在腰带之中!

眼看着那纪纲已经来到朱瞻基的面前一跃而起,手中的软剑更是狠狠噼下。

反观朱瞻基,身边手上无一可借之物。

就要结结实实的挨这一剑时

那被砍向的目标,朱瞻基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害怕。

纪纲这个人他还是了解一些的,这人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反击,都会挣扎的人,上次国策泄露桉时便能看的出来。

他是不会甘于被命运摆动的。

所以他在这濒死之际的挣扎和反击,朱瞻基其实早有预料。

砰!

朝堂上一声巨响。

那一跃而起的纪纲瞬间如受雷击,整个人倒飞出去。

而那朱瞻基呢,一只手握着一把燧发手枪,一只手捂着耳朵,脑袋躲了老远,好像生怕被炸到一般。

其实这燧发手枪不是朱瞻基第一次用了,可这玩意儿跟后世的手枪安全性完全不能比。

尽管是系统奖励的。

可系统给的又不保证不会炸膛。

朱瞻基在前世就听说过,外国很多士兵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上,就死在自己手中这些枪支的炸膛上。

所以他是能不使就不使。

毕竟他还是比较惜命的。

别养生养到最后,被这玩意儿摆了一道。

而随着那纪纲整个人倒在地上,整张脸上都满是血迹烂肉,死的不能再死的模样被众人看到时。

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就是朱棣、朱高煦以及朱高燧这样身经百战的人也都是一脸茫然的看向了朱瞻基手中的那个小玩意儿。

这什么东西?

这么点的小东西,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朱瞻基在看到那纪纲已经倒在地上后,瞧着手中还在冒着烟的燧发手枪,也是长长松了口气。

玩这东西,就跟玩命似的。

因为它跟这个时代大明朝的火器是一个原理的,都是直接在枪管内火药爆炸,然后引发冲力,再将前面的铅弹给炸出去。

危险性可想而知。

相反,现代那些安全性很高的枪支,那都是在子弹内部引燃火药,利用枪管的限制性,促使它朝着枪口发射。

两者之间就安全性上有着天差地别的分别。

毕竟在枪管内爆炸,作用力最初是朝着四周发散的。

不过,在场的众人却压根不知道朱瞻基此刻的心思,那些武将,都一门心思的瞅着朱瞻基手中那个小玩意儿。

毕竟他们在看到朱瞻基扣动扳机的时候,可没有像大明朝的火器一样,有任何点燃的动作。

这就让这小玩意儿和大明朝的火器有了非常大的区别。

一时间,以那朱高煦为首,纷纷朝着朱瞻基围了过来。

压根没有人去理会那躺在地上的纪纲。

“大侄子,这玩意儿是怎么打出去弹药的?来,借给二叔玩玩。”

“长孙殿下,这东西,能借臣瞧瞧吗”

“”

其实又何止是他们,这整个奉天殿的朝堂上,如果说谁对这玩意儿最感兴趣,自然是那龙台之上的朱棣了。

身为大明朝的‘征北大将军’,他之所以可以屡屡获胜,靠的正是大明朝成建制的火器部队。

可是,这些火器部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雨天无法使用。

总不能你在用火器的时候,还得配一个人给你打伞吧

已经在原有持枪之人的身边配了一个装填火药的人了,再搞一个打伞的

然而,在瞧见朱瞻基那小子的身边已经围满了人,而自己别说枪了,人都看不见。

总不至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自己也挤进去瞧吧?

一时间,朱棣顿时眉头一皱,道:“都在干什么呢!这里是朝堂,不是你们这些人的私府!”

随着老爷子的一声喊,朱瞻基身边的那些武将们纷纷退了回去。

可即便如此,那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也是对朱瞻基手中的这么个小玩意儿兴趣十足,恋恋不舍的瞧着。

毕竟,明军装备的都是火铳,属于火门枪的范畴。

其枪支的精良程度比之火绳枪都不如。

更何况是朱瞻基手中的燧发枪。

而随着整个朝堂之上渐渐安静下来,那站在龙台之上的朱棣尽管也时不时的用眼角的余光去撇一眼朱瞻基手中的燧发枪,但表面上还是一本正经的说道:“这纪纲胆大妄为,竟然敢在朝堂之上动了杀心,死不足惜。”

“来人,将其尸首抬到城外山中喂了狼。”

“另外,将这赵濉也一并带下去,你不是想救你那两个儿子吗,好,朕送你们父子团聚。”

说着,朱棣的目光又看向了此番而来的三人中,唯一剩下的解缙。

朱棣皱着眉头看向解缙,问道:“你与那纪纲一同过来,是有什么话对朕说吗?”

听着朱棣的问话,以及这朝堂之上群臣们的注视,解缙的脸色顿时胀红。

本想跟着他们来对付长孙朱瞻基,在他们扳倒朱瞻基的时候再提起自己之前被赶回家的事情,以此来为自己平反。

却不曾想,这赵濉和纪纲统统都完了。

而在等待了片刻后,见这解缙一句话也没说,朱棣当即便厌恶的一挥手,道:“扔出去,打五十大板,流放边疆!”

朱棣此话一出,解缙的脸上顿时浮现出绝望之色。

众人瞧着这位曾经的内阁首辅,本该前途不可限的他,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不由的唏嘘感慨。

不过,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就此结束时。

那龙台之上站着的朱棣,却突然看向场中的朱瞻基,说道:“此三人虽都有罪,可他们刚刚所提的罪证却属实,朱瞻基,朕问你,你可有什么话说?!”

听到老爷子的突然发难,朱瞻基顿时一瞪眼。

可只是细细一想,便明白了。

以老爷子的脾气,这是准备趁火打劫了

想到这里,朱瞻基哪里能让他如愿。

如今跑也跑不了了,这要是再让他给自己随便挂个什么名头,自己冤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