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执正跟岑参同时看去,只见那图纸的左下角,写着一句话:一文钱可以买两个胡饼。
“什么意思?谁写的?”岑参不解,抬头看到何执正的表情,好奇问道:“何公,可认得这笔迹?”
何执正冷笑:“认得,这是我的笔法。写的人模仿我的笔迹,我想,是希望毛顺注意到。”
岑参追问:“那都有谁,可以既看到你的字迹,又可以接触到毛顺的图纸呢?”
何执正沉吟道:“图纸要经过工部户部核查,至于我的字,那见过的人就太多了,额,我有时候喝醉了酒,就会到处题诗,再查,查工部户部礼部,能接触到毛顺图纸的具体经手人。”
“喏!”再有靖安吏迅速去查档案卷宗。
书生沉思都:“据郭利仕将军,派人送来花萼楼的详细经过,龙波真正的动机,当是为了给十年前,第八团在安西都护府的冤案复仇。但毕竟过去了十年,为何偏偏,选在半年前联系何孚,启动计划?”
何执正心头一震,“半年前,因要建造小勃律使馆,强行征用民宅,龙波的战友闻无忌身亡。”
点了点了,岑参说道:“听起来倒很合理,但在下有一事不明:外藩使馆通常建造于长安何处?”
“东市左近崇仁坊。”旁边的主簿安柱国答道。
“这就对了,那里更靠近权贵府邸、采买、拜会、进宫,都很方便。可那附近,并不是没有空余的宅邸,为什么偏要建在闻无忌所在的安业坊?”
何执正解释道:“选址,是由工部和户部一同筹划。工部负责给出区域的大小,户部要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给出区域的建议。”
“那都有谁,参与了这个建议计划?可有记录?”岑参问道。
“有,凡是重要的会议,一共开了几次会议,何人与会,都给出何等建议,都有记录。速去档案房调来档案。”
这时,靖安吏来报:“何孚去岁至今往来户部最为频繁,上半年就有四五十次之多,每次停留时间超过半个时辰。”
“那他在户部都见过谁知道吗?”
“这个,不得而知。访录上只记了提取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