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王子终于围困了都库巴首都一年,看样子马上就要取得胜利的时候。二王子开始反攻了。
多年来二王子的根据地,南方诸省虽然屡遭罗多克人的侵袭,但是未动根本。即使在前线最吃紧的时候,二王子也没有同意征发南部诸省的人力。二王子捉襟见肘的以首都都库巴为核心,死死的咬住了大王子。不止一次,二王子的手下劝说他离开首都回南方再图北进,二王子摇了摇头:“我只能进首都一次,要么在这里呆到死,要么走了就不回来了。没有第二次机会的。父王的恩泽和声望全被伪苏丹继承了,那个人一开始就拥有我们望尘莫及的优势,我们不能让他回首都,必须把他挡在外面。他一旦回了首都,那么一切都结束了。”
大王子这个时候看起来无比强大,但其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控制的西北省份已经被庞大的军费折腾的一穷二白,人口锐减,各级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已经弱化到了几乎原始的水平。大王子越来越急躁,期待与二王子决战。经过一系列的战略失误,大王子损失了他最精锐的一部分士兵。这造成了双方力量的逆转。
大王子从攻势转为了守势,这个时候,二王子丢出了撒手锏。一夜之间,南部诸省从城镇到乡村遍布征兵点,成百上千的士兵被集中到了沙瑞兹,在那里,充足的小麦和武器装备将这些生力军变成了压垮大王子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开战两年半之后,战争加速的结束了。随着二王子一万五千生力军补充进战场,大王子已经失去了一切机会。
那个时候,库吉特人占领的斯瓦迪亚土地也已经被斯瓦迪亚的骑兵们收回大半,并且在萨兰德内战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斯瓦迪亚人光复了伦迪亚堡。曾经被库吉特作为参战礼物送给萨兰德的雷恩迪堡成了大王子手中的烫手的山芋,面对磨刀霍霍的斯瓦迪亚人,大王子只得一次次的表示希望保持和平。
在萨兰德政变之初,大王子刚刚掌握了远征军,就着手与斯瓦迪亚人取得了和解,退出了战场。库吉特王在萨兰德人离开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面苦苦的支撑了一番,在战争中期,维基亚人与诺德人曾派出军队协助库吉特人守城,但是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年里面,这些志愿军也撤走了。一旦发现库吉特战败不可避免,各国便尽早收手了。但是为了尽可能久的把斯瓦迪亚拖在战争状态,两国在官方停止了对库吉特的援助后,依然对库吉特的援助希望有求必应。
斯瓦迪亚内部出现了激烈了变革,大量的温和派势力被以惧战的名义遭到清洗,明眼人发现这些人大多是支持腓特烈王子的王公大臣。而且,斯瓦迪亚军队在取得了节节胜利的时候,似乎并不急于把库吉特人清理干净。乘着军威在外,哈劳斯亲王似乎不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在那些日子里面,哈劳斯干净利落的把整个王庭变成了自己支持者的俱乐部。
萨兰德内战的第三年,大王子在萨兰德最后一个据点被拔除,大王子被撵出了萨兰德苏丹国,成了丧家之犬,至此,萨兰德内战告一段落。
而让人感慨的是,大王子最后的落脚之处,便是在四年前被围困四天便失守的雷恩迪堡垒。
对于这个已经没有了价值的盟友,库吉特人并没有要求他归还城堡,因为这个时候库吉特人也已经无暇他顾,只是在风雨飘扬的战争情势下等待着斯瓦迪亚人同意和谈。
库吉特王在几年前出战之时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影响会这么广。
这些年里面,斯瓦迪亚东部国土生灵涂炭,人口降到了几百年来的最低点,生活水平恶化到了维基亚的水平;
罗多克人收复了加米奇堡垒,并且越过了加米奇山脉,占领了不少萨兰德的传统国土;
诺德人建立了一系列的不冻港,在南方诸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诺德人悄声一变成了海洋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