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杂志周刊不贵,林依依身上有46块钱,买这些是绝对够的。接着她又去买了纸和笔,是钢笔和墨水,这个是大头。既然写稿子,总是要钢笔的,不可能用铅笔。林依依虽然肉疼,但是更多的是期待,人有了期待,才有动力。
而且她知道,如果要写稿子,用稿子赚钱,她也只有6年的时候,到了66年,十年动荡开始,稿费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法权”而被取消,那之后到76年,动荡不安的很,什么都是讲究付出,不讲究收获的。所以要赚钱,得在66年之前。
林依依一边想着,一边背着背箩回家,路上饿了,就吃水煮鸡蛋。到了下午两点,她才到家。一到家,她就开始写东西了,在来回的路上,她已经构思了好几个故事。
写到五点,看着林大军他们快要回来了,她去做饭了。
林大军带着林三军和林四军、背着林五弟回来了,三兄弟聊着天回来的,脸上带着笑容,仿佛不知愁滋味。
第25章
一回到家, 林四军就抱怨了:“姐, 今天的大凶虾比昨天还要少了,而且人很多,不仅咱们大队的, 还有大塘生产大队的、唐家岙生产大队的, 也许等明天连我们钓大凶虾的位置都没有了。”这两天这边钓大凶虾的动作那么大, 隔壁的大队怎么可能没有发现?
林依依:“这湖也不是我们的,咱们有的钓就不错了……大军, 家里的水没了, 你带着弟弟去挑水,挑了水咱们再吃饭。今天你们辛苦了,姐姐给你们蒸了肉干, 一人一片。”肉还是肖家送来的,被她晒成了肉干。
林大军本来有些不满, 刚钓了大凶虾回来就去挑水, 这是要累死他,但是听到姐说给他们吃肉片, 他马上就不说了。林大军这个人, 说白了,你让他干活,要给他好处,他就没什么意见了。这样的人, 其实比林二军简单。
晚上, 林依依让弟弟们带着林五弟玩, 她晚上要奋斗写稿子了。
连着两天,林依依写了好几篇短篇,分别有一千字、三千字、五千字的,她不知道县城的报社喜欢哪种类型的文章,所以多写了几篇。长篇的稿子还没写,因为时间不够。写好短篇的稿子,她就去了公社,公社那边有邮局,可以直接寄到报社。
与此同时的县城张家。
杨桂兰的那户远房亲戚姓张,和杨桂兰娘家的关系有些远。
今天张先生下班回到家,他媳妇就给了他一封信。
张先生:“这是信?我的?”
张夫人:“可不是你的?寄到咱家来了,也没个寄信地址,不过从邮政编码上看,是咱们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