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能做,半年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听见王晨把安卓优化了后这么激动的原因。

无他,这个毛病他们鸿蒙也有甚至更严重。

从内核那密密麻麻的开放端口王晨就能看出华为的野心有多大了。

如果能够成功或许自己还能看见手机系统市场三足鼎立的画面。

至于网上很多人说鸿蒙其实就是安卓换了个壳,早先王晨也是这么以为,毕竟那时候也不太了解华为。

但当王晨仔细看过内核后这种想法也就完全消失了。

虽然鸿蒙和安卓都是在linux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但从出发时的理念就是不一样的。

鸿蒙操作系统是当今强大互联网的产物,从一开始华为就打算将它应用到手机、电脑、平板等一系列智能电子设备中。

而android诞生之时,开发者显然没有这些想法,或者说是当时的局限性抑制了除手机外其他设备的使用。

原始设计理念的不同,直接影响的就是整体框架的布局。

鸿蒙使用的是微内核,安卓则是宏内核,相比于安卓的宏内核,鸿蒙的微内核更加安全,并且在微内核中可以自由加入各类模块,而宏内核中可以自由修改的范围很小。

只能说华为借鉴了不少安卓的开发经验在结合自己的研究以及当下大环境下最终倒腾出来的产品。

并不存在鸿蒙是安卓儿子的这种说法。

而且华为最难的也不在开发技术上,而是在生态上。

做一个操作系统,技术上不难,生态才是核心。生态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单个技术。

安卓有约2000万开发者,ios有约2400万开发者,而鸿蒙的开发者只有区区百万,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对于操作系统这类底层平台而言,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能否成功的核心因素,而16%的市占率则是一个生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