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羊读书很一般,来了英国几年,英文仍然很烂,写论文不仅会拖到死线,有时还需要谷歌翻译。她没有钱,没有男朋友,但有一点点自由和很多很多梦想。她也不是不想念她爸妈,只是她觉得自己迟早是要回国的。她爸妈倒是一直说,明年本科毕业后得继续读研,最好今年圣诞节前就把研究生的申请给递出去,争取争取名校,迫切的口吻跟留学中介似的。
朋羊不想继续读研,继续读研就是再受一年罪,以及多花一年家里的钱。她家虽然算不得拮据,但是送她出国读书还是耗尽了两个老师几十年的积蓄。她很清楚她爸妈多年来办补习班有多辛苦。朋羊有时候在一些论坛或者a上刷到“为什么有些家庭没有钱还要送子女出国留学”的答案时都很想笑的,但也想哭。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绝对不是。
那年七月的最后一周,伦敦持续高温,整个城市难得弥漫着浓浓的夏日气息。
周五的傍晚,七点钟,天完全没有黑的迹象。金丝雀码头,伦敦金融中心,泰晤士河边上的小酒馆外坐满了人,大部分都是刚下班的金领白领,男性居多,女性也不少,他们几乎人手一品脱啤酒,谈笑风生着。
朋羊刚在寿司店轮完班,她从地铁里出来,戴着银灰色的蓝牙耳机,踏着白色的帆布鞋,背着黑色的帆布双肩包,晃着黑黑长长的马尾路过他们。偶尔会有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打量她一眼或者冲她笑着眨个眼,她见怪不怪。她知道自己是有些好看的,可能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很好看的。她从小腿就长,青春期胸部发育得很好让她既窘迫又暗喜,加上她眼角微微上扬,有些狐狸眼,所以她自初二就有一些很不好听的外号。大概也因为这个,她比一部分老师家的孩子要招人喜欢,也比一部分老师家的孩子更让人讨厌。
朋羊谈过两次恋爱。第一段是她的高中同学,她来英国以后,他们维持了半年的异地恋关系,之后分手。第二个是她现在同专业的英国同学,大一开始没多久他们约了几次会后成为男女朋友,但圣诞节前他们就分手了。分手的原因是英国人告诉别人他们已经上床了,而他们实际还没有。朋羊原本是打算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跟英国人发生点什么,但朋羊知道这件事后直接跟英国人提了分手。英国人可能想不明白,朋羊更想不明白——这种事有什么好撒谎吹牛的?
单身有单身的好,比如可以省钱,约会总是很费钱的,比如有更多的个人时间,朋羊写歌录歌总是很容易忘了时间。比如可以玩tder。
朋羊戴着蓝牙耳机,一边听着号称是她制作人的牛大王发来的beat(伴奏),一边刷着tder进了超市。
在tder这件事上,朋羊完全是新手。实际上,她一个星期前才在寿司店同事的怂恿下下载了这个约会a。当然更多的人管它叫约-炮a。
但对于朋羊来说都一样,她根本不打算在这上面寻找约会或者约-炮对象。她感到新奇,也觉得好玩。在这个a上可以看帅哥可以看奇葩,甚至可以学英语,何乐而不为?她才不会见与她配对成功的任何一个人,哪怕帅得惊天地泣鬼神。且不说那有可能是假照片,万一她遇到了变态,那就上新闻了。
左,左,左,左,左……
左是不喜欢,右是喜欢。朋羊很少右滑。
朋羊挎了个篮子,随手往篮子里扔各种三明治。朋羊想起一个笑话,说是男人玩这个游戏,永远是右,右,右,右。可见男人在约会和性这些事上比女人绝望和没有下限得多。
冷藏柜附近温度实在有些低,朋羊拿够了三明治,直奔生活用品区,她拿了一袋卫生纸。
左,左,左……
朋羊走到报刊区时停了停。她基本不买英文报纸、杂志,一来她的英语水平看着费劲,二来她嫌浪费钱。但她总爱在逛超市时扫两眼,也好了解一下英国人眼里的国际局势和重大八卦。
《卫报》、《泰晤士报》、《电讯报》、《邮报》、《太阳报》这些报纸今天的头版都差不多,关于英国退出欧盟后续事宜的,但各家报纸的态度明显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