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浮躁的心随着那一个音,瞬间静下来。

所以刚刚还有杂音的秀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陈云道大师都为这样骤变的现场气氛惊讶,但他更惊讶的还是随着四周安静下来,古琴试音后,抚琴之人独坐在水墨竹林的幽篁之中,正式抚琴三音交错弹奏出的变幻无方,悠悠不已的音韵。

这样的音韵在水墨竹林中,水墨竹林本是死物的布景,也瞬间变得好似有水光云影,虫鸣鸟语的生气。

这样的生气,让人看着水墨竹林开始有微光显露的光影,马上联想到了东方欲晓,天刚刚亮,晨光熹微。

也的确是晨光熹微,因为伴随着水墨竹林由暗开始渐渐转明的灯光,秦朔南的个人服装造型设计作品秀正式开场了。

第一个从天色微明的竹林里渐渐走出的是一对提灯童子。

童子分别是穿着纯黑武生服的小存煜,跟穿纯白文生服的一个小女孩。

两个孩子伴随着沉静旷远的古琴音,不疾不徐从竹林深处,提着古灯走出来,所有人都为他们身上文武明显不一样的气质惊叹。

更惊叹的是小武生和小书生提着灯走到竹林前前沿,被设计成分叉小道布景的展示台时,没有如常规模特走秀那样做定点造型,而是对着所有观众放下了提灯,分别行了一个武生礼和书生礼。

然后穿着黑色武生服的小存煜提起灯,挎着短刀走向了竹林不远处布景左边的木格圆洞门。

穿着白色文生服的小女孩提着刀,背着书箱走向了竹林不远处布景在右边的木格方洞门。

那两个木格门,雕刻着精美的窗棂,之前就有人注意到,这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韵的木格门,如同最精美的两道艺术画框一般竖立在那里,但不知道那个木格门是做退场之用。

如今这两道门被小武生和小书生一步步走入,他们不自觉的想到,那之后长长的走廊后是场馆场地有限没有被搭建出来的一个练武场和一个庭院书房。

这也是中国建筑虚实之美展现最美的东方美意境。

而这样的东方意境美随着之后从水墨竹林里走出来的汉服男女,变成了很多人第一次很深刻的了解到汉服的华美。

那些汉服男女踏着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的古琴声走出水墨竹林,没有对现场人行传统古礼前,只或清新飘逸,或素雅恬静、或文质彬彬、或飘逸潇洒的走出来,很多人就从他们身上的华服,感受到了汉服华美背后,是中华传承千年的泱泱大国风范。

这风范背后,还有中华作为礼仪之邦的气度。